鄧元運:營造精神家園,做一個美的使者
會長訪談
作者:侯耀晨
第一次與鄧元運見麵,是在宏陽藝文化藝術館組織的一次聯誼活動中。這家藝術館位於北京朝陽區高碑店路觀音堂文化大道南口的黃金地段,上下兩層空間開闊的場館中,不僅展出了原廣東國畫院院長關山月等陽江籍書畫名家的作品,而且彙集了各種造型精美的奇石、根雕等富有嶺南特色的文化產品。
當晚奇冷,客人眾多,館堂內的文化大餐、嶺南美食與地處遠郊、夜色下人車寂寥的觀音堂文化大道構成了強烈的對比。
時隔一個多月再次晤麵,才了解到宏陽藝文化藝術館不隻是鄧元運由建築裝飾行業向文化產業領域的一次跨界,還承載了其本人多年來的一個心願。
據鄧元運介紹,宏陽藝首先是作為展示陽江文化藝術產品的窗口,與正在建設中的漠陽江旅遊文化產業園南北呼應,彙聚陽江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所需要的人脈、資金與信息流。其次,是作為北京廣東企業商會建築行業委員會、陽江分會會員企業家與各界人士聯誼交流、提升自我的文化平台。最後,宏陽藝的投資和興建也源於他本人的一個夙願:在通過專業的建築裝飾為客戶營造個性居住空間的同時,通過文化藝術產業的運作,為人們營造可以安放身心的精神家園。
“在建築行業做了這麼多年,現在我感到特別欣慰。我不但自己喜歡美的事物,還喜歡給客戶營造一些美的環境,這是我做裝飾悟出來的。”
在如今已絡繹不絕的宏陽藝,鄧元運特別分享了他人生中最開心的三件大事。
首先是從業以來,他和他的同事們會根據主人或豪放、或優雅的氣質與涵養量身打造精美的裝修裝飾環境,從而迅速得到市場認同,公司不斷發展壯大。
其次是作為廣東人,特別崇拜觀世音菩薩。當前,公司承接了天津大覺禪寺的古建項目。這個項目有十六萬七千多平米,是僅次於北京故宮的大型古建項目。
“佛教是一種信仰,是講因果關係的,你如果不斷做慈善和貢獻,你就更有佛緣。那我就做大覺禪寺,我是為社會做功德無量的東西!”
鄧元運提到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宏陽藝文化藝術館。作為一個來自廣東的企業家,他為能夠推動家鄉文化產業與外界的交流而感到快慰。
談興濃時,鄧元運甚至即興為我們品評一位畫家的《把酒問青天》。從畫作的筆鋒、神韻,談到作者的構思和立意,鄧元運在為藝術作品與觀眾溝通中的神奇靈性感歎之餘,也感染了當日在座的各路朋友。
一時間,談佛的,論道的,話題之廣闊,頗有些“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味道。
論道行業商會:組建“聯合艦隊”,提升企業戰鬥力
與在京其他省級總商會分支機構設置有所不同,由鄧元運作為主要發起人之一的北京廣東企業商會建築企業會員組建的商會,命名為“北京廣東企業商會建築行業委員會”,而按陽江等地市級會員企業組建的分支機構,則統一冠之以“XX分會”的稱號。
目前,作為總商會的首家行業商會,北京廣東企業商會建築行業委員會已運作兩年多時間,由當初的100多家會員發展為現在的600多家會員企業,並與北京福建企業總商會下屬的建築業商會等兄弟商會建立了聯盟關係。
在1月14日當天的訪談中,鄧元運向《中國商人》詳細介紹了該商會當前的發展狀況以及正在進行的戰略布局,以下為此次訪談實錄:
組建行業商會,乃大勢所趨
中國商人:北京廣東企業商會建築行業委員會已運作兩年半,請首先介紹一下建築委員會啟動以來的背景情況。
鄧元運:廣東商會也是中國的模範商會,做建築建材的會員有五六百家之多。特別是在高端裝飾行業,我們一直都占了北京周邊80%以上的市場份額。從企業的數量和規模,企業發展中的實際需求以及市場和社會發展的趨勢來看,我們感覺到有必要成立一家行業委員會,來為會員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和資源共享平台。這是我們當初發起成立這個行業委員會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