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石獅子的成型看擬態社會的夢想成真(1 / 3)

從石獅子的成型看擬態社會的夢想成真

文化傳播與教育

作者:王智

摘 要:石獅子作為一種我國的瑞獸,其從出現到成熟的過程包含了眾多傳播學的概念,尤其是關於擬態環境的現實化問題。石獅子成熟的這一過程,其中蘊藏的內涵,與意義對環境的作用,可以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有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擬態環境;社會交流;符號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3)03-0151-03

一、從獅子到石獅子

石獅子在中國人心中具有很特殊的地位。獅子本不是我國的本土動物,其最早出現於漢章帝時期,《後漢書·西域傳》:“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安息國遣使獻師(獅)子符拔。[1]”是第一次出現獅子這個名詞,但是石獅子何時出已不可考證,現如今我們看到的大多數獅子其原型來自於清朝,在清朝石獅子不論是其造型藝術還是所含人文含義都已經成熟並定型。從保存至今的唐宋遼金時代的石獅子來看,其造型和構思較為簡單,所蘊藉著的文化象征涵義大體也就是辟邪一端。到明清之際雕刻的石獅子,不僅其體軀變得空前豐滿富態、毛發空前圓潤卷曲、造型和構思也顯得複雜了,而且其人文含義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如富貴生財、子孫繁盛的象征涵義的突顯[2]。

在我國的神獸雕塑中,完整出現原型的幾乎沒有,包括獅子在內都有一定的變形,這種變形主要是由於文化賦予的結果。有學者提出我國的石獅子之所以顯現出現在的造型,是取材於亞洲獅的結果。這個觀點如果僅從雕塑藝術的角度去講是值得討論的,但僅從信息複製的角度去看,石獅子也大可不必放在門前了,與印刷品別無兩樣,其使用價值結束後就可以被棄而不用了。但顯然,“肉獅子”之所以可以成為“石獅子”是其人為賦予的文化含義超過了獅子本身所發散出來的特製信息,石獅子的流行很容易跟佛教的流行結合起來,文殊師利作為菩薩中比較特殊的一位,其散發出來的信息特質被片段化到他的飾物之中,更不用說他的坐騎狻猊,雖然狻猊不是獅子而是龍生九子之一,但是神獸沒有人見過,其特質信息與獅子很像,《爾雅·釋獸》:“狻猊如虥貓,食虎豹。”郭璞注:“即師子也,出西域。”同時在唐代的另一位高僧慧琳說:“狻猊獅子也,出西域。”這裏已經把獅子與我國傳統神獸以及佛家相關的形象做好了嫁接,完成了去“獅子化”。可以斷定,石獅子的雕刻如果拋開當時的社會背景等其他因素,僅從文化角度來講是獅子異化的開始。

二、從石獅子到石獅子符號

石獅子的雕刻包括擺紋在不同時代的不同造型體現了當時的人們,更多的是社會權貴階級,對石獅子的文化要求,這一點從官員品級與石獅子頭上的髻毛疙瘩的對應關係中可看出一二。其數量越多,則主人官位品級越高。一品官或公、侯府第前的石獅頭部有十三個髻毛疙瘩謂之“十三太保“,一品官以下的則逐級遞減,七品以下則不準安放[3]。這個是封建等級對石獅子的解讀和處理,當然民間百姓一方麵受上等階級的思想灌輸,一方麵針對自己的理解對石獅子進行解讀,石獅子中所含的多子多孫、送福送瑞的意思大概從此中來。

但不管怎麼說,石獅子在脫離獅子形象的禁錮以後就開始了自己的符號化之旅,石獅子不是信號,我們看到了獅子,獅子傳遞給人的信號是危險。而石獅子的材質首先就決定了它更類似與一種語義符號,具有能指和所指的功能。這一類不是語義符號的語義符號有這麼幾個特征,第一有現實來源,第二有意義來源。石獅子在形成之初就吸收了獅子的形象與神獸的特點,並且從佛家義理和民間信仰中吸收了相關的含義。第三為人創造,第四沒有現實對應。石獅子的形象雖然我們看得見也摸得著,就摸得著而言,與其說是摸到了石獅子倒不如說摸到了一堆石頭,如對於看得見來說,我們看到的是石獅子散發出來的信息,就當下的石獅子來說,我們看到的是威嚴、大氣、力量,而對於那些相對了解石獅子的人來說,他們看到的是瑞獸背後所散發出來的曆史信息和形象內涵。不難發現,石獅子與圖騰類似,或者說這種形式就是一種圖騰式的表達,隻是其中沒有了崇拜的意味,更多的是能值和所指功能的發揮,被人創造,而又對現實產生影響。

如果可以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狻猊這種動物,那麼我們對石獅子的解讀則又是另一回事了,一種不穩定的動態信息是不容易把握的,這一點就如同動物學家針對獅子個體和獅子這一物種的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之間的不同一樣。石獅子所散發的信息雖由人賦予,但人對石獅子的解讀也在同時進行,石頭獅子這一形象構成的穩定確保了其散發信息渠道的穩定,而其形象與內涵的分離,又形成人們對石獅子形象與石獅子涵義理解的分離。在能指與所指這兩端,符號本身是穩定的,考察對石獅子最初涵義賦予的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現如今對石獅子的理解是在中國社會關於這一形象在不同時期、不同解讀的交流中形成的,這種由交流所形成的較為統一的意見在形成之後也是一種穩定的狀態,後期對其的解釋也僅僅是對這以穩定結構的補充,僅此而已。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