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分析,人是生產力諸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在某種意義上講,人品決定產品質量、工作效益、合作精神合團隊風格。一個勤奮、正直、誠信、謙遜的人,一個具有高度責任感合好學上進的人,一個心地善良、心胸開闊的人,必定會鑽研業務、勇於探索、愛崗敬業、與人合作,必定會盡心竭力為企業創造效益。
正直的你可笑傲風雲
在當今的社會裏,職業競爭越來越激烈。年複一年,人們不知疲倦地為企業尋找理想的人才,然而,他們把目光都放在什麼地方了呢?是關注被選對象的智商、體魄還是實際能力?顯然,這些都是理想人才必備的條件。但除此之外,如果一個人想攀登高峰、獲取大的成功,還需要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有了它,就有如神助,一個人的能力會超水平地發揮。
這是一種什麼因素呢?這就是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正直。
那麼,正直是如何引導人走向成功的呢?
正直的人,實際是一些有信念、懂原則的人。正直是一種標準,或者稱作標杆、標尺。以這個標杆衡量人的行為,品格的高下,為人的優劣頓時顯現。在此標杆之上,我們可以做一個堂堂正正、受人尊敬的人,也往往能獲取長久的成功;在此標杆以下,無論如何也顯得卑瑣、屑小,縱然能夠得計於一時,但總歸長久不了。
正直的人視榮譽如生命,珍視每一個獲取榮譽的機會。美國作家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曾經對美國建築學院的師生發表演講:“榮譽感指的是什麼呢?很簡單,關於磚頭的榮譽就是一塊實實在在的磚頭,關於木材的榮譽就是一塊地地道道的木材。榮譽,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求人們做一個正直的人。”
正直的人都是有良知的人。一個人隻有具備了良知,才有可能列入正直者的行列。良知是正直者的心靈源泉。
在一所大醫院的手術室裏,一位年輕的護士第一次擔任責任護士。“大夫,你隻取出了11塊紗布,”要縫合時,她對外科大夫說,“我們用的是12塊。”“我已經都取出來了,”醫生斷言並不容置辯地吩咐道, “我們現在就開始縫合傷口。”“不行。”護士抗議說,“我們用了12塊。”由我負責好了!”外科大夫嚴厲地說,“縫合!”“你不能這樣做!”護士激烈地喊道,“你要為病人想想!”大夫微微一笑,舉起他的手讓護士看了看這第12塊紗布,“你是一名合格的護士。”他說道。他在考驗護士是否正直——而她具備了這一點。
對很多人而言,正直是一件艱難的事,一種很難的活法。因此,正直的人站在我們麵前,顯得那樣有力,那樣讓我們產生情不自禁的仰慕感。
其實,從根本上說,正直具有其無與倫比的價值。正直給正直者也帶來了很多利益。馬丁-路德被判處了死刑,臨刑前,他大義凜然地對著一群敵人說: “一個違背良知的人,永遠不會活得安穩,也談不上活得明智。我堅持自己的立場,上帝對我的成全亦是對我最大的恩賜。”馬丁-路德身前身後的榮譽,為我們許多人所熟知。
正直者心地坦然,可以化解生活的波折和事業的挫折。林肯在1858年參加參議院競選活動時,他的朋友警告他不要發表某一次演講。林肯答道:“如果命裏我會因為這次演講而落選的話,那麼就讓我伴隨著真理落選吧。”他是坦然的,他確實落了選,但是兩年之後,他就任了美國總統。
正直還可以帶來友誼、信任和尊重,還會成為公眾崇拜的偶像。美國曾經數度評選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那些名列前茅的,往往並不是以才能等等取勝,而往往是以品格,尤其是其中的正直。正因為如此,亞伯拉罕-林肯、華盛頓總是榜上有名。而我國最近
幾年推選的感動中國的人物,有許多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良知和正直才入選的。人類之所以充滿希望,很大成分是因為人類熱愛正直,崇尚正直。
有人說:“正直的人,敢說真話的人總是要吃虧的,而說假話,會討好別人的人總是能占便宜。”這種說法其實是不對的,正直的人,往往先苦後甜,被後人傳誦;而討好別人的人,往往先甜後苦,遭後人嘲諷。
宋朝的包拯是曆史上有名的正直人。他剛正不阿、公正無私的高尚品德至今為人們頌揚,他從不講私情,處斬侄兒包勉,不畏權勢地斬駙馬陳世美。包拯不像有的人阿諛奉承,他的事跡成為人們的千古美談。
學會正直,做一個正直的人,它可以讓你笑傲風雲,也一定會使你成為一個職場成功者。
形象梳理十四:正直的人,實際是一些有信念、懂原則的人。正直是一種標準。或者稱作標杆、標尺。在此標杆之上,我們可以做一個堂堂正正、受人尊敬的人。也往往能獲取長久的成功;在此標杆以下,無論如何也顯得卑瑣、屑小。縱然能夠得計於一時,但總歸長久不了。
誠信的品格是人生的寶貴財富
正直誠實的人往往是人們所最喜歡的。做人要做得好,就必須立足於誠信。以此為基石,做事也才可能獲得成功。
喬治是美國一名成功的房地產經營家,其成功秘訣就在於誠信。
喬治在伊利諾伊州剛開始從事房地產交易時,有一次帶一位買主去看森林湖區的一座房屋。房產主曾私下告訴他說這棟房子大部分結構都不錯,隻是屋頂過於陳舊,當年就得翻修。買主是一對年輕夫婦,他們說準備買房的錢很有限,極怕超支,所以想買一處無需修葺的房子。他們看過房子後,很喜歡,馬上決定購買,並想立即搬進去住。但喬治對他們講,這座房子需要800美元重修屋頂。
喬治知道,說出房子屋頂的真相,有可能毀掉這筆交易。果然,這對夫婦一聽說要花這麼多錢來修屋頂,就不肯購買了。一星期後,喬治得知他們從另一家房地產交易所花較少的錢買了一棟類似的房子。
喬治的老板聽說這筆生意被人搶走,十分生氣。他把喬治叫到辦公室,問他是如何把這筆生意搞吹的。老板聽完喬治的解釋,咆哮著說:“他們並沒有問你屋頂的情況!你沒有責任要告訴他們。你主動告訴他們屋頂要修是愚蠢的,真是多管閑事,現在你把一切都失掉了。”老板解雇了喬治。
至此,你可能會認為喬治是個失敗者,是個徹頭徹腦的蠢蛋,並為他擔憂:“他把實情告訴那對夫婦,真是愚不可及。他何苦要為別人操心呢?那關他什麼事?以後如果再這樣多嘴,真不知還有沒有人會聘用他!”
但是,喬治所希望的是做一個誠實的人。他一直受的教育就是要說實話。他的父親總是對他說:“你同別人一握手,就等於簽訂了一項合同,你說的話要算數。如果你想在生意上站穩腳跟,就必須對人公平交易。”所以,喬治總是把信用、人品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賺錢看成高於一切。盡管當時他也想把那座房子賣掉,但不能為此而有損自己的人格價值。即使丟掉了工作,他仍然堅信自己唯一的做人準則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講真話。
喬治從他幫助過的一位親戚那裏借了些錢,搬到了加利福尼亞,開了一家小型房地產交易所。數年之後,他以做生意公道和為人誠實建立了信譽。雖然他也為此丟過不少生意,但他卻漸漸贏得了人們的信任。最後,他名聲遠揚,事業發展,生意興隆,客戶遍及全國。喬治靠他的誠實和信用發達了起來。
建立信譽,樹立誠實正直的做人品格,別人才能覺得你值得信賴,你做的事也才會順利,收獲也才會大,所以成功的人格還包括誠實守信。
靠行動建立誠信的口碑
人的聲譽是個人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誠信可以說是聲譽中的重中之重。
誠信,就是說到一定要做到。這聽起來既簡單又合理,但是絕大部分人就是做不到。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假如一個人兌現了他曾經許過的所有諾言,他一定會成為一位鶴立雞群般的傑出人物。
在中國的傳統美德中,誠信具有它的核心地位。古代的聖人先哲早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儒教就把誠信作為立人、立國、立世之本。孔子說:個人不講誠信,就好比駕車沒有轅和輪一樣,寸步難行。人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交往活動中,自己要取得他人的誠信,首先自己要對他人誠信,才能建立和擴大自己道德信譽,給人的各種交往活動帶來極大的方便。換言之,如果在各種交往活動中不講誠信,言而無信,就等於欺騙。人第一次可能受騙上當,第二次就很難再受騙上當了。所以,一個人不講誠信守正,等於在毀滅自己。
成功人士,他們大都知道誠信的聲譽在事業中的重要性。李嘉誠在接受美國《財富》雜誌專訪時,吐露了他的成功之道就是恪守誠信。
在法國僑界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公司叫陳氏兄弟公司,陳氏兄弟是指陳克威、陳克光二人。他們是1975年從老撾來到法國的。因為老撾實行國有化,他們原來的企業被沒收了。來到法國時作為難民,自帶的錢當然十分有限。今天,陳氏兄弟公司已經發展成法國僑界最大的公司之一,年銷售額超過2億歐元。他們剛到法國時,生活很艱苦,陳克威夫婦二人學習做豆腐,淩晨兩三點鍾起床。此時的陳克威已經不是個小夥子了,而是知天命之年的人了。有朋友問他,為什麼你的生意做得這麼好,公司發展得這麼快。他回答兩個字:誠信。他在老撾做生意時,在泰國、香港有一批朋友,相互信任。泰國、香港的朋友可以先把貨發給他,他把貨賣出去之後再付款。他的公司就是這麼發展起來的。
由此可見,誠信是你的發展能源。有誠信則走遍天下,無誠信則寸步難行。如今是信用抵萬金的社會,沒有信用,你將一事無成。所以,我們寧可殫精竭慮樹立個人良好信用,也別上信用黑名單。信用的好壞已完全影響到一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麵麵。如果說時間就是金錢,那誠信就是生命。
要想樹立誠信的形象,提高自己的信用度,那麼你起碼要注意以下幾條原則:
立信重在行動
講信用的基本要求是言行一致, “說到做到”。說到是信用的起點,做到是信用的兌現。隻有行動兌現了承諾,才能得到對方肯定性的評價,才算講信用。可見,信用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靠行動建立起來的。
有些人嘴上說得好聽,行動上卻不全力兌現,甚至背信棄義,他們的“海誓山盟”便一文不值。而守信的人,一旦承諾就付諸行動,諾言一時不兌現,猶如頭上懸石,寢食不安。在兌現承諾過程中,有時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他們寧肯自己承受損失也要恪守信用。
比如,有位農民要蓋房,便托人從外地買木頭,朋友千方百計為他操持,並運到他的門前,核算下來費用比當地高出三分之一。這個農民的妻子感到吃了虧,想不要。可是這位農民說:“我當時和人家說好的,不管什麼價,隻要弄來就行。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如果咱說話不算數,以後還怎麼見朋友?”他雖然多花了幾千元,但是心安理得。他說,損失些錢財,換得了信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