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是一種狀態,作為一名公司的員工,隻要你擁有對工作的極大熱情,即使你不具備超人的才氣,都會獲得極大的收獲——不論是物質還是精神上。
熱忱:工作的靈魂
對工作熱忱,是一切希望成功的人——創造傑作的藝術家、賣肥皂的人、圖書館的管理員,以及各行各業的人員——必須具備的條件。
熱忱這個字眼源自希臘語,意思是“受了神的啟示”。
成功學大師卡耐基認為,對工作熱忱的人具有無窮的力量。威廉-費爾波,是耶魯大學最著名而且最受歡迎的教授之一。他在那本極富啟示性的《工作的興奮》中寫道:“對我來說,教書淩駕於一切技術或職業之上。如果有熱忱這回事,這就是熱忱了。我愛好教書,正如畫家愛好繪畫,歌手愛好歌唱,詩人愛好寫詩一樣。每天起床之前,我都興奮地想著有關學生的事……人在一生中之所以能夠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對自己每天的工作抱著熱忱的態度。”
激情增加一點兒,工作就大不一樣。著名人壽保險推銷員帕克在與同伴分享成功經驗時,對自己的成功做了充分的詮釋:“我認為,激情是決定我成功的最關鍵的因素,我以前也曾被人罵作懶惰的家夥,但自從我決定以超強的激情來對待自己的職業時,事情開始有了變化。那時,我還是一名職業棒球運動員。在我剛轉入職業棒球界不久,我就遭到了有生以來最大的打擊——我被開除了。理由是我打球無精打采。老板對我說:‘小夥子,離開這兒後,無論你去哪兒,都要振作起來,工作中要有生氣和熱情。’這是一個重要的忠告,雖然代價慘重,但還不算太遲。於是,當我進入紐黑文隊時,我下定決心在這次聯賽中一定要成為最有激情的球員。”
“從此以後,我在球場上就像一個充足了電的勇士。擲球是如此之快、如此有力,以至於幾乎要震落內場接球同伴的手套。在烈日炎炎下,為了贏得至關重要的一分,我在球場上奔來跑去,完全忘了這樣會很容易中暑。第二天早晨的報紙上赫然登著我們的消息,上麵是這樣寫的:‘這個新手充滿了激情並感染了我們的小夥子們。他們不但贏得了比賽,而且看來情緒比任何時候都好。’那家報紙還給我起了個綽號叫‘銳氣’。稱我是隊裏的‘靈魂’。三個星期以前我還被人罵作‘懶惰的家夥’,可現在我的綽號竟然是‘銳氣’。”
“於是我的月薪從25美元漲到185美元。這並不是因為我球技出眾或是有很強的能力,在投入熱情打球以前,我對棒球所知甚少。除了‘激情’還有什麼能使我的月薪在十天內競上升700%呢?”
“退出職業棒球隊之後,我去做人壽保險推銷工作。在十個月令人沮喪的推銷之後,我被卡耐基先生一語驚醒。他說:‘帕克先生,你毫無生氣的言談怎麼能使大家感興趣呢?’於是,我決定以我加入紐黑文隊打球的激情投入到做推銷員的工作中來。有一天,我進了一個店鋪,鼓起我的全部熱情試圖說服店鋪的主人買保險。他大概從未遇到過如此熱情的推銷員,隻見他挺直了身子,睜大眼睛,一直聽我把話說完,最終他沒有拒絕我的推銷,買了一份保險。從那天開始,我真正地開展推銷工作了。在12年的推銷生涯中,我目睹了許多推銷員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樣也目睹更多人由於缺少熱情而一事無成。”
帕克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與其說是取決於他的才能,不如說是取決於他的激情。憑借激情,他在烈日當空的酷熱中超常發揮;憑借激情,他感染了成千上萬的陌生人,使他們成為他的客戶。
在這個社會中,職場人士承擔著巨大的有形或者無形的壓力。同事之間的競爭,工作方麵的要求,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瑣事,無時無刻不在禁錮著我們的心靈。於是在種種的壓力、種種的禁錮之後,無精打采、垂頭喪氣和漠不關心扼殺了我們心中對事業的追求和熱忱。從熱愛工作到應付工作,再到逃避工作,熱忱的喪失使我們的工作變得單調而瑣
碎,毫無生氣。
每天的工作隻是應付完了就行,既厭倦又無奈,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裏,也不清楚究竟怎樣才能找回曾經讓自己心跳的激情。在老板眼中你也由一個前途無量的員工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員工。
熱忱是職場人士最漂亮的裝飾,它可以讓一個才能平平的人大放異彩,也可以讓一個才能卓越的人黯然失色。在老板眼中,熱忱是員工的一大亮點。要想在工作上取得成就,讓老板對你青睞有加,就要保持對工作的熱情。熱忱是工作的靈魂,貫穿於整個生命,你在工作中所持的態度,使你與周圍的人區別開來。
那些對工作缺乏激情的人,總認為工作是枯燥乏味的,缺少樂趣。工作對我們而言究竟是樂趣還是枯燥乏味的事情,其實全看自己怎麼想,而不在於工作本身。如果你隻把目光停留在工作本身,那麼即使是從事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依然無法持久地保持對工作的熱情。如果在擬訂合同時,你想的是一個幾百萬元的訂單;搜集資料、撰寫標書時你想到的是招標會上的奪冠,你還會認為自己的工作周而複始、枯燥無味嗎?
對工作充滿熱情的人,他們的熱情並不在於專挑自己喜歡的事情做,而在於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所做的工作。
西方人將工作視為一個人的天職和生命,相信每一份工作都是上帝恩賜的禮物,是值得每一個人充滿熱忱地,用靈魂去對待的。無論是公司、政府或是軍隊,無論是領導人還是職員,都將熱忱視為生命。
塞繆爾-斯邁爾斯的辦公桌上掛了一塊牌子,他家的鏡子上也吊了同樣一塊牌子,巧的是麥克阿瑟將軍在南太平洋指揮盟軍的時候,辦公室牆上也掛著一塊牌子,這些牌子上麵都寫著同樣的座右銘:
你有信仰就年輕,
疑惑就年老:
有自信就年輕。
畏懼就年老;
有希望就年輕,
絕望就年老;
歲月使你皮膚起皺。
但是失去了熱忱。
就損傷了靈魂。
這是對熱忱最好的讚美詞。熱忱,可以保養靈魂,培養並發揮熱忱的特性,我們就給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加上了火花和趣味。
工作其實就像一堆煤山,熱情就是火種,用熱情去點燃煤山,工作就會燃燒起來,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要想保持對工作持久的激情,就要給自己不斷樹立新的目標,挖掘新鮮感;把曾經的夢想揀起來,找機會實現它;審視自己的工作,看看有哪些事情一直拖著沒有處理,然後把它做完……在你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後,自然就產生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感,這種新鮮的感覺就是讓激情每天都陪伴自己的最佳良藥。
打造良好的職業心境
心境決定環境!很多時候確實是這樣,心境決定著我們的態度,心境決定著我們的效率。好的心境能提高我們執行的效率,提升我們的業績。
“不喜歡手頭正在做的活兒,所以我跳槽了”、“一年了,我對我的老板受夠了,所以想換個工作”……生活中經常聽到這樣的解釋。有些人,每做一段時間就會對手頭的工作沒有興趣,覺得乏味、枯燥。
這都是職場新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在奧運會上奪得金牌的冠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保持了平常的心態。的確,在競技場上保持平常心態,就能超水平發揮,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績。在職場中也是如此,隻有保持一種良好的心境,才能取得出色的業績。
實際上,很多人並不是被自己的能力所打敗,而是敗給了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在激烈的競爭形勢與強烈的成功欲望的雙重壓力下,從業者往往會出現焦慮、歡喜、急躁、慌亂、失落、頹廢、茫然、百無聊賴等困擾工作的情緒,各種情緒一齊發作,常常會讓人喪失對自身的定位,變得無所適從,從而大大地影響了個人能力的發揮,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大打折扣。
因此,我們要使自己在工作中有上佳的表現,首先應使自己能夠隨時隨地保持一種良好的職業心境,對於一名初涉職場的新手來講,這樣做更為重要。
邦迪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畢業後直接進入了埃克森一美孚公司,不久便成為分公司銷售經理的候選人。然而,邦迪進入這家公司的第一份工作隻是坐在辦公室裏接聽電話、處理文件。雖然畢業於名校,但是由於他從小在農場長大,知道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所以他一直保持著良好的職業心態——幹好身邊的工作,為明天積累經驗。
邦迪從到公司應聘的第一天起,就耐心地做著分內的工作,沒有怨言,麵試他的人事部官員覺得自己沒有選錯人,對他的評價很好。一年後,邦迪被派往總部接受培訓。如今,他已經是這個跨國公司的一名區域經理了,負責產品的銷售和開發。
身在職場,整日周旋在老板與同事之間,如同置身於一個又一個矛盾的漩渦之中,競爭與摩擦在所難免。工作的單調,同事的刁難,排山倒海般的工作安排,使越來越多的人覺得自己的工作難以忍受。事實上,這是錯誤的職業心態所致。下麵我們列出幾種常見的錯誤心態,幫你找到問題的症結所在,幫你找回工作的熱情,重塑良好的職業心境。
一般來說,常見的影響情緒的錯誤職業心態主要有以下四種:
1.認為工作太簡單且沒趣
有的人覺得別人的工作既簡單又有趣,而自己的工作則太簡單且沒趣,沒法讓人喜歡,有的人就會想,能找到一份不重複、不刻板的工作就好了。
其實,大多數工作都是重複的,秘書打完一篇稿子又打一篇,醫生動完一次手術又動一次,電影明星拍完一個鏡頭又拍另一個,同樣是在重複。開車是重複的工作,有些出租車司機使你的旅途很愉快,有些人卻令人感到乏味,到底區別在哪兒?也許有人說,是因為有些司機自己生活得很快樂,所以才會提供很好的服務。恰恰相反,是因為給顧客提供了很好服務,司機們的心情才變得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