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3 / 3)

你必須認識到,工作是否枯燥乏味,要看你是否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2.覺得自己沒有時間享受生活

如果硬把自己的生活分成工作與娛樂兩部分,無疑是在跟自己過不去。換一個角度去看待我們的工作和娛樂,兩者都是你的生活。愛你的工作就像愛一個人一樣,開始的時候可能沉迷在新鮮、刺激中,但長遠的愛一定是發自內心的。做自己愛做的事,並不是一邊在熱帶海灘上享受,一邊伸手接過工資;而是熱愛一件事,並且投入所有的愛、活力和創造力,這樣去工作,我們才會做得有尊嚴。

熱愛工作是一種選擇,是正確的人生策略。

3.認為人際關係難處

很多跳槽的人嘴上說是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了,或是說總在一個公司做煩了……其實更多是因為在單位裏人際關係處理得不好,跳槽就成了逃避問題的惟一方案。但是,你會發現,如果你不提高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不改進你自己,你將要一次次在不同的工作中麵對同樣一個問題。

你應該從現在開始熱愛你的工作,學習提高處世能力,把問題在現狀中解除,積累豐富的經驗,不斷在工作中提高和發展自己。

4.討厭老板

要想喜歡上你的工作和同事、老板,你必須改變自己的態度。我們要努力工作,目的不是為了取悅老板,更不是為了避免老板的監督,而是為了自己。如果一個人對生活、工作都漫不經心,勢必會處處不如意,很多事都會做不好的。沒有哪個老板會讓員工百分之百地滿意,就像我們自己也無法讓別人對我們完全滿意一樣。但當你成為這家公司的一分子時,就應該做到全力以赴,不該去拉付你薪水的人的後腿。

如果你對老板不滿,你所受的苦遠遠多於你的老板,他最多損失一點錢,而你卻失去了熱情、自尊及一大段寶貴的生活經曆。

美孚石油公司的員工稱自己的公司為快樂的王國。他們是這樣熱愛公司的快樂文化,以至於有一天要離開公司時覺得如同移民一樣難以適應。這是因為美孚石油公司的領導者為自己的員工創造了一個快樂的工作環境,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每一名員工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境,充滿激情和創造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弗羅斯特博士憑借著在埃克森一美孚公司做了十年政策顧問的經驗,總結了在這個石油王國工作的員工快樂的秘密:

(1)應許員工的期待

隻要員工取得了很好的業績,公司就會把這個員工期待的合理職位留給他,讓他在快樂之中為公司做出更好的業績。我們知道,期待是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不同的職業需要不同的期待,人們對某種職業有所期待,就會對這種職業活動表現出肯定的態度,在工作中調動積極性,開拓進取,努力工作。反之,強迫自己做不願意做的工作,對精力、才能都是一種浪費。

(2)能力匹配職業

員工的能力特征影響著自身的工作效率,而每一種職業都對從業者的能力有一定要求。能力匹配職業,員工才有可能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去做。才不會為推脫上司安排的事務找借口,工作效率才會高,這樣的工作才有可能快樂。

把自己融入良好的公司文化之中,員工就可以享受到工作的樂趣,成為公司的主人。成為公司文化創新的主體和源泉。員工享受到了工作的樂趣,就會把自己的工作當事業來做,每個人都可以充滿責任感。

工作的樂趣,應當充盈於工作過程中的每一個時刻。在職場中,大多數人都是平凡的,但大多數平凡的人都想變成不平凡的人。這並不是個壞現象。一個公司的進步,甚至整個社會的進步,就需要依靠這股力量。雖然就個人來說,這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壓力,但是,不論我們是否能變成一個不平凡的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從工作中得到樂趣。工作的樂趣不是與生俱來的,它需要工作者的自信、努力、謙虛、堅持……

保持工作樂趣的另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致力於一份自己喜愛又天天期待的職業,一個挑戰自己的能力與想像力的工作。這會讓我們在快樂的工作心境中更加振奮地工作。

熱情是行動的動力

熱情和積極的心態與成功之間的關係,就好像汽油和汽車引擎之間的關係一樣。熱情是行動的動力。隻要你凡事都懷有熱情地去做,拿出你蘊藏的能力來,這股力量可以改變你人生中的任何層麵,能扭轉你的環境,使你美夢成真。

說到熱情是行動的動力,使我想起了韓娜在《為自己奮鬥》一書中所寫的一個故事:李函是某文化公司的總經理,在他剛創業的時候,他用他的熱情為我們譜寫了很多的精彩案例。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創業過程中,如果沒有資金、沒有人才,隻在技術和市場的背景下去創業,那麼,這種創業過程無疑是一場驚險的冒險,而李函的創業曆程正好給我們說明了這一點。他在剛創業的時候,憑借著極少的資金,開始了人生的轉變。在剛開始的時候,公司就隻有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地在商場上廝殺,他一個人擔當了眾多的角色,他既是領導者,為公司的發展製訂發展目標,又是技術開發人員,他要把產品開發出來;他既是營銷人員,在產品開發出來之後,他要把產品推向市場,他又是清潔工,當辦公室很髒時,他要親自去打掃。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在創業時才20歲,盡管他本人給人一種精明強幹、能夠適應市場的變化的印象,但他還是給父母和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的疑問,人們都認為他不具備創業的資格。

但是,正是這樣一個其貌不揚的年輕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人生命運,經過一年的創業之後,他終於取得新的發展。他的公司無論是在市場份額,還是在人員規模上都有了新的變化。當人們問起是什麼因素使他取得這樣的發展時,他坦然一笑說:“是我的熱情,因為在我的每一步發展中,我都抱有極大的熱情。我將自己的每一份精力都傾注到我的創業過程中,在每一天,無論在我身上發生什麼樣的困難,我都會以熱情來對待,於是使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李函的成績是50%的熱情加50%的勤奮換來的,隻要你來到他所領導的公司,你也會被他的熱情所感染。用李函的話來說就是:“熱情是一股力量,它和信心一起將逆境、失敗和暫時的挫折轉變成為行動。借著這股熱情,你可以將任何消極表現和經驗轉變成積極表現和經驗。”

下麵我們再來看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我高中同學的身上。在我上高中的時候,我有一位同學叫趙磊,他一心想當播音主持人。但是,我這個同學從小就口吃得厲害,隻要聽一聽他平日的談話就知道,他要實現當主持人的夢想是一件比登天還難的事。人們都認為他要當節目主持人無疑是白日做夢,而且從來就沒有一個人去鼓勵他,也包括我在內。

然而,趙磊並不是一個被打擊之後就停止不前的人。他從書上讀到古希臘的一位著名演說家的故事,這位演說家原來和趙磊一樣有口吃的毛病,但他通過在口裏含一粒石子,到海邊麵對滾滾的浪濤練習說話,終於矯正了這缺陷。看到這個故事之後,趙磊受到了啟發。恰好他家附近有一個湖,這個湖碧波蕩漾,湖光粼粼,每天還能看到從湖麵一掠而過的野鴨。在這樣的環境裏,趙磊也學起了這個古希臘的演說家,他每天從湖邊撿一塊正好適合自己練習的石子含在嘴裏去練習。經過兩年苦練之後,他最終改掉了口吃的毛病,趙磊終於如願以償地實現了他的夢想。後來,當北京電視台的記者采訪他時,他說:

熱情從獲得某種渴望的結果的願望開始。每次我開始一項新的計劃,無論是為電視節目編劇或為某項新展品作推廣活動,我心裏都會有某種希望實現的願望或夢想。轉化夢想的流程的第一步是清楚而明確地界定你的夢想並且寫下來。當時你也許不了解,不過當你把確定的夢想寫下來之後,你就得把對那個夢想的熱情存放在心中。

接下來要擁有的就是希望。希望並非隻是一種“願望”。它不是一種空洞甜蜜的感覺。希望是誠摯地去期待某個所預期的結果。對這個期待越有信心,或所預見的結果越有可能,希望就越大。把你已經開始的夢想化為具體的目標,把具體的目標化為步驟,把步驟再化為任務,會提高你對自己能力的信心,以達成你所預見的結果。這個流程把你對那個願望或夢想的希望注入你的心中。而希望這個“爆炸性的”成分為一個人的熱情增添了真正的動力。

最後,當你要達成目標去完成各種任務以及把夢想轉化為現實的時候,你將體味到滿足與喜悅。當你經曆過這種滿足與喜悅後,它將進一步增加你對追求更高成就的熱情。這是一種滾雪球效應,更多的成就產生更多的喜悅,更多的喜悅產生更多的熱情,更多的熱情產生更多的成就,更多的成就又產生更多的喜悅。因此,雖然一開始你的熱情、喜悅與成就可能是一個小雪球,但是在它滾到山底之後,它將變得巨大無比。所以,轉化夢想的流程不隻是一個把夢想化為事實的工具,它也是一座“處理廠”,它把熱情的三種必要成分注入你的心中:願望、希望與喜悅。

可見,熱忱與對事業的執著追求,使趙磊不僅改變了自己的缺點,還成就了趙磊一生的輝煌。同時,從他的身上我們也真正地感受到:無論我們現在的工作是多麼地微不足道,隻要我們能以自己的工作為榮,用進取不息的認真態度、火焰似的熱忱、主動努力的精神去工作,那麼,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從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脫穎而出,嶄露頭角。甚至,這種以工作為榮、積極主動的精神會幫助我們取得更輝煌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