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2 / 3)

達內爾和哈羅德就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決定想辦法解決。他們從其他的工廠得到了啟示。那些工廠配有警報鈴和紅色閃光燈來為意外情況發信號,但是在這種緊張和嘈雜的環境裏,機器上的鈴和燈都不太顯眼。

於是,他們開始想其他的辦法,最後他們設計了一個能發光的顯示板,它能夠顯示每台機器的運行狀況。顯示板被高懸在工廠的上方,小組中的每個人無論在什麼地方都能很容易地看到它。

就這樣,達內爾和哈羅德不僅覺得工作順手多了,而且這個車間的工作效率也明顯提高。

達內爾和哈羅德在工作中表現出了充分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為他們覺得工作是自己的,不是上司的也不是別人的。

主動地創造性地完成工作,最大的受益人是你自己,當你的工作越來越順手,越來越“聽”話時,那麼,你當然就是最能體現出自身價值的那一個。

在豐田公司,你會發現在汽車生產線上的工人,會坐在一種由機械手左右上下吊動的工作椅上,時而進車內安裝零部件,時而出車外取放工具和零部件,顯得格外準確、輕鬆、快速、自如。

但是,在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這種自動化的工作椅,每條生產線上的工人必須不停地鑽進鑽出,效率低下,非常勞累。

於是,在生產線上工作的工人,就自發地研製出這種自動化工作椅,使自己的工作輕鬆高效。

不僅如此,他們還自主研發了自動化工具和零部件箱,安裝在與生產線平行的兩條軌道上,並與生產線相互連接,車身走到哪裏,工具箱就自動地跟到哪裏,工人伸手就可從中拿到所需的工具和零部件。

工作是否順手、高效,從而做出成績,不是靠別人,更不是靠運氣。每個優秀員工之所以具備主動創新的能力,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覺得那是自己的事情,解決它責無旁貸。

創新型員工是公司發展的推進器

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器重,如果你不想被這個信息時代所淘汰,如果你想成為企業發展的推進器,那麼你就不得不走創新這條道路。隻有創新才能讓你走向成功,隻有創新才能讓你成為企業發展的推進器。

我們都知道一台機器是否能正常運轉,它的發動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是要想讓機器飛速運轉,則需要推進器。

同理,公司發展的推進器就是我們的創新型員工,隻有創新型員工才能幫助公司更快的成長。

首屆中國青年學習成才獎得主李少傑就是海爾的一個推進器。他勤學好問,從一名普通的操作工成長為海爾冰箱事業部鈑金公司的訂單經理。而這一路的快速成長,正是由於他重視創新,勇於創新。

作為生產冰箱的第一道工序,鈑金生產線是影響生產時效的首道“門檻”。要提高鈑金生產線的生產時效,出路隻有兩條:一是增加設備,二是挖潛增效。

鈑金公司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日本生產線,設計節拍為25秒/台,所以挖潛增效從沒人想過。而李少傑卻偏偏要為世界上最先進的生產線“動手術”。

李少傑與日本生產廠家積極溝通,召集公司工藝、設備、模具、檢驗、操作人員,集思廣益,仔細推敲生產線的每一道工序。他一次次手持秒表,計算現場每個操作細節所花費的時間,甚至包括操作工轉身動作的耗時。

一個細致可行的提效方案誕生了:生產線頻率由原先的50赫茲提高至60赫茲,這樣可節省一秒鍾;翻板工步中取消側推動作,實施“一次就做對”工作法,又節省一秒鍾;為貼覆位操作員設計一個腳踏式開關,這樣不必轉身就可以啟動開關,又節省一秒鍾;對冷凝器變形問題進行整改,操作員減少現場整理時間,又節省了一秒鍾……

一秒,一秒,又一秒;提效,提效,再提效。憑著韌性,李少傑帶領同事,硬是將冰箱鈑金生產線的設計節拍降低為7.5秒!這個數字創下了鈑金線生產效率新的世界紀錄。

李少傑的創新,為海爾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力。他就像推進器一樣,為海爾注入了強健的活力。

大浪淘沙,不進則退。對於現代企業來講,發展是他們的生命線。不發展、不贏利就會被淘汰,不前進就會被別人前進的車輪碾碎。

因此,每一個企業都需要有創新型的員工,他們是企業發展的推進器。

有一位開蛋糕店的女老板,曾經非常感慨地講了下麵這個故事:

“我很幸運,有一位非常有智慧的員工。那次如果沒有她,沒有她的創新,我的店很可能早就關門倒閉了。”

原來,女老板開著一家糕點店,這個行業,競爭本來就十分激烈,加上女老板當初在選擇店址上有些小小的失誤,開在了一個有點偏僻的胡同裏。因此,自從蛋糕房開張後,生意一直冷冷清清,不到半年,就支撐不下去了。麵對收支嚴重失衡的狀況,女老板無奈地想結束生意。這時,店裏負責賣糕點的一個女員工給女老板提了一個建議。

原來,這個員工在賣蛋糕的時候曾經碰到一個女客人,想給男朋友買一個生日蛋糕。當這個員工問她想在蛋糕上寫些什麼字的時候,女客人囁嚅了半天才不好意思地說:

“我想寫上‘親愛的,我愛你’。”

員工—下子明白了女客人的心思,原來她想寫一些很親熱的話,又不好意思讓旁人知道。有這種想法的客人肯定不止一人,現在,每個蛋糕店的祝福詞都是千篇一律的“生日快樂”、“幸福平安”之類,為何不嚐試用點特別的祝福語呢?

於是,這個員工就向老板建議:“我們店裏糕點師用來在蛋糕上寫字的專用工具,可不可以多進一些呢?隻要顧客來買蛋糕,就贈送一支,這樣客人就可以自己在蛋糕上寫一些祝福語,即使是隱私的也不怕被人聽到了。”

一開始,女老板並沒有將這個提議太當回事,隻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同意了,並做了一些簡單的宣傳。沒想到,在接下來的一個星期中,顧客比平時增了兩倍,每個客人都是衝著那支可以在蛋糕上寫字的筆來的。

那位女老總說:“從那以後,我的生意簡直可以用奇跡來形容。我本來都做好關門的心理準備了’沒想到我的店員幫了我大忙,現在,她成了我的左膀右臂,好主意層出不窮,我都覺得我離不開她了。”

如果你想得到老板的器重,如果你不想被這個信息時代所淘汰,如果你想成為企業發展的推進器,那麼你就不得不走創新這條道路。隻有創新才能讓你走向成功,隻有創新才能讓你成為企業發展的推進器。

創造力是你一生的資本

美國著名的《商業周刊》於2000年出過一本特輯叫《2l世紀的公司》,其核心觀點是:21世紀的經濟是創造力經濟,創造力是財富和成長的惟一源泉,人力資本是惟一的財產。

的確,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一個有創新能力的員工,其所創造的價值勝過許多一般性員工的總和。一個具有創造力的員工,在公司裏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得多,因此是最受企業和老板歡迎的人。

創造力是一個人一生的資本,也是現代企業中許多卓越人物的成功秘訣。在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看來,社會的種種進步,都是源於人類身上的一種無法預測的創造力。他也曾無數次地談道:“對於一個公司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員工的創造力!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招募業界最聰明、最優秀、最肯幹、最有創造力的人進公司。”

微軟的招聘人員在一次招聘活動中,發現了喬和凱-瓊-列恩夫婦,覺得他們很有創造性才能,而微軟正需要這樣的人才,便極力邀請他們到微軟來工作。

喬和凱-瓊-列恩夫婦都擁有哲學博士學位,在華盛頓特區外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接到微軟這樣的大公司的邀請後,他們曾仔細考慮過這個機會。工作雖然很不錯,但是卻要穿越整個國家,把孩子們帶離他們生活慣了的地方,放棄一種閑適的生活方式。所以他們猶豫不決,便向微軟負責招聘的人員婉辭:他們不知道自己能否適應微軟有名的80小時工作周,而且他們不願意離家太遠,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在家附近上班,他們想在他們的收入狀況下能有一所大房子,他們在弗吉尼亞的空手道課程剛學了一半……所有的理由歸結為一點,他們不願意離開華盛頓。

這些話聽起來明顯都是借口,當然難不倒微軟公司的招聘人員。負責招聘的凱瑞-泰比特承諾說,他們可以實行彈性工作時間,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微軟公司還為他們選了一處離公司隻有半英裏的住宅,甚至還為他們在附近找到了一家空手道訓練館。喬和凱-瓊-列恩夫婦提出的所有問題都解決了,最重要的是他們感受到了微軟的誠意,於是,他們很快便加入了微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