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一個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他也絕不埋怨,並且還能騰出時間來進修。在無窮無盡的書山文海中。讓我們通過自己明智的選擇,找到一條光明的書徑。
學習對人是有巨大幫助的,它可以使人充滿智慧,得到知識,為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的基礎。正是前人的肩膀讓我們看得更遠。學習在深不可測的歲月之河上架起了一座宏偉的橋梁。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邊苦作舟”。業餘學習是儲蓄知識的一種方法。你可以利用10分鍾時間讀一些書籍,在自修上下一分功夫,就足以助你在事業上得一分上進,許多成功者的早期,年薪很低,工作卻很苦,但他們利用其閑暇的時間,自修自習以求上進,在他們看來,薪水並不是大事,而追求知識、要求進步則是真正的大事。
阿成是一家公司的普通管理人員,他善於不斷地提高自己,一有出差的機會,他總是隨身帶些讀物,如袖珍書本、函授學校中的講義,在火車、輪船上閱讀。阿成善於利用一般人所浪費的零星的時間來追求自己的進步,結果,阿成的知識越來越豐富。阿成把從書本中學到的知識運用於管理中,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管理能力,如今,阿成已經是這家公司的總經理了。
孜孜以求的進取精神,是一個人的“優越”標記與“勝利”的征兆。
有的人或許以為利用閑暇的時間來學習不會取得多大的成績,即使偶有所得也不能與學校教育相等,因而不想在閑暇的時間讀書。這無異於一個人因為自己收入不多,以為即使盡量儲蓄,也不能致巨富,所以一有金錢,盡數揮霍,不屑儲蓄。但是,你沒看見有許多人就是利用零星的閑暇時間來豐富自己的知識。
知識對於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非常重要。生活競爭日趨劇烈,生活情形日益複雜,所以你必須具有充分的學識,受充分的教育訓練以作為你進取的資本。
很多人一心希望在頃刻之間成就大事,其實事業是要漸漸成就的。我們應該不斷地努力學習,不斷地充實我們的知識寶庫,漸漸地推廣我們知識的地平線。
優秀員工善於利用一點一點的閑暇時間,換來種種寶貴的知識。知識可以給予我們能力,使我們得以上進,我們要抓住每一個學習機會,不能不知輕重地把它拋棄。有些員工不願多讀書,不想在報紙、雜誌、書籍之中盡量獲取各種寶貴知識,這是最可憐最可惜的!他們不明白,他們所拋棄的東西在別人手裏可以成為無價之寶。
耶魯大學的校長海特萊曾經說:“各界的人,如商業界或產業界中人,都曾告訴我:他們最需要、最歡迎的大學生,就是那些有選擇書本能力及善用書本的人。”
俗話說:開卷有益。一個天資比較高的人,隻要經常有接觸書、使用書的機會,就一定能從書本中攝取豐富的知識。
基於生命的有限,學問的浩瀚,必須在浩如煙海的知識海洋中進行選擇,不能什麼都學。學習和自己的專業相關的知識,在專業上真正達到精的程度,這對工作是很有裨益的。
學習的美妙之處在於:它可以轉變你的人生,它還可以積聚使人生發生漸變的知識。無論哪種方式,學習都能擴大你的視野,並且以各種你所不能預測的方式使你成長。
學習是如此的有力量,通過學習,可以改變你的一生。
學習為你贏得了機會
學習中,資質平庸的人, 隻要用心專一。假以時日, 必有所成。相反, 天資聰穎的人如果心浮氣躁, 用心不專, 隻會辜負上天的厚愛,一事無成。
阿春和阿來是高中同學,高考的成績也不相上下,同時考入了某大學,但就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阿春的母親突患急症而入院急救,經查診為腦溢血,因搶救及時而無生命危險,但卻從此成了植物人,這無疑給那個本不寬裕的家庭造成了重創,望著白發愁眉的老父和躺在特護間裏的老母,阿春決定放棄學業,以幫老父維持這個家的生計。為了償還給母親治病欠的債,他決定出去打工。
在建築工地上,阿春起初是個苦力工,由於有些文化底子,經理有意讓阿春到後勤去搞搞預算什麼的,但後勤是固定工資,收入穩定但不高,阿春就請經理給安排一個賺錢多點的崗位。在工作期間,阿春邊幹邊學,不恥下問,很勤快,對任何不懂的東西都向有關的師傅請教。虛心學習使阿春在一年多的時間裏掌握了幾種主要建築工程必備的技術。但這隻是實際操作知識,阿春又利用那點有限的休息時間,購置了些建築設計、構圖識圖等有關書籍資料,開始在蚊子多、燈光暗的工棚裏學習。
偶爾與阿來通信,他在信裏給阿春描述大學的生活如何的豐富多彩,信上說,大學裏可以和同學處對象,進舞廳,同學們可以到校外去聚餐野遊喝酒。阿春寫信說自己打工的條件很苦,沒有機會上大學了,勸阿來要珍惜那裏優越的學習機會和條件。阿來回信說在大學裏學習一點都不緊張,學習隻要不太差,一樣可以拿到畢業證的。
第二年,阿春基本掌握了基建的各種操作技術和原理,漸漸由技術員提升為副經理。由於阿春的好學肯幹精神,以及紮實的功底,公司試著給阿春一些小項目讓其去施工。由於措施得當和管理到位,阿春的每個項目都完成地非常出色,在這期間,阿春仍沒放棄學習,自修了哈佛管理學中的係列教程,還選學了一些和建築有關的學科,準備參加自考,完善自我。
第三年,公司成立分公司,在競選經理時,阿春以優秀的成績競選成功,他準備在這個行業中一展宏圖、建功立業。
同年六月,上大學的阿來畢業了,由於平時學習不太刻苦,有幾科考的很不理想,勉強拿到畢業證。因此在很多用人單位選聘時他都落選了,隻有一家小公司看中他,決定試用半年,由於剛畢業且在實習期,工資和待遇不高,以及工作條件不理想,阿來很惱火。由於他學習成績不佳,且在工作中態度不端正,雙方均不滿意,隻好握手言別,阿來失業了。
此時的阿春已是擁有近千人的工程公司的經理,仍在遠程教育網上進修和業務相關的課程。阿來跟阿春說自己想給阿春做個助手,“朋友嘛,總有個照顧。”阿春說,“來幹可以,我這裏同樣也隻問效益和貢獻,沒有朋友和照顧,要拿得出真才實學,到哪都會得到承認,光靠朋友和照顧,那是對你以及我公司的失職,那永遠是靠不住的。”
學習的機會無所不在,各種環境與單位都有學習機會。學校教育僅僅提供學習機會的一部分,學習場所更不是隻有學校而已。家庭、社區、企業等各種各樣環境與機構都是終身學習機會的一環。記住: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具備過硬的綜合能力
在現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優秀的人才永遠緊缺,綜合能力與素質過硬的員工永遠是備受企業青睞的人。
“優秀人才永遠緊缺。”美國偉世通亞太區人力資源總監麥康葆在麵對記者的采訪時這樣說道,“我們所指的優秀人才,是在聘用過程中一名員工體現出的綜合素質和發展潛力,而不僅僅是以往的工作成績。”
和偉世通公司一樣,很多企業也都這樣來定義自己所需要的優秀人才,在招聘時更看重應聘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隨著人力資源考評係統的日益完善,許多企業正推崇一種開放性競爭。這種開放性競爭不限應聘者學曆、不限應聘者專業、不限應聘者經曆,而把關注點聚集在求職應聘者本身的能力與素質上。他們希望這種開放性競爭能夠激發每個應聘者的潛能,充分展示自我才華,做自己想做的事。
將能力素質作為判斷個人潛力的標準,即企業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獲得成功,而對企業內員工所需具備的職業素養、能力和知識的綜合要求。如:智能水平、工作主動性、人際關係等。能力則是指員工為了實現工作目標、有效地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而需要的能力,通過反複的訓練和不斷的經驗累積,員工可以逐漸掌握必要的能力,熟悉某項業務流程的運作,從而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並且能夠帶來新的想法和思路。
歐姆龍公司在招聘人才時,不會去看學生的畢業學校,也不會問他的父母是誰,一切由他本人的能力與素質說話。在該公司設計的綜合評判表上,所有學生的畢業學校是隱去的,這就避免了成見和偏見。這種不問大學名稱的錄用方式,吸引了更多應聘者前去應聘。
IBM是一家技術背景很強的跨國公司,但在招聘人才時,對應聘者的專業背景也並不嚴格要求。IBM招聘人才的第一關是筆試,主要測試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筆試題中沒有任何關於計算機知識的內容。IBM這樣做這有兩方麵原因:一是招聘的崗位覆蓋麵較廣,不是所有的人員都從事IT技術,如果應聘技術崗位,在將來的麵試中會有專門部門來進行考核;二是IBM更看重應聘者的潛能,看他是不是一塊可造之材。筆試題目類似於GRE、GMAT考試,時間很短,有一些題目要求應聘者在一組數字和圖形中排序、找規律等等,由於時間緊迫,在壓力之下,有的應聘者由於緊張,頭腦變得混亂;而有的應聘者卻有很好的心理素質,十分冷靜。通過這樣的筆試,便可以測試出應聘者的綜合反應速度、判斷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能力。
有著百年悠久曆史的大型跨國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集團,在招聘員工時,也尤其看重應聘人員的本質性的綜合能力。麵試過程中,麵試官根本不會問應聘者專業方麵的知識,而是拋出一個工作中的業務案例,這個案例不一定有正確的答案,主要看應聘者將用什麼樣的思路去分析、去解決這個問題,能不能從千絲萬縷的聯係中發掘出主要矛盾,從中看到潛在的機會和威脅,並利用這些機會同時規避潛在的威脅,看到業務可能的走向,並能舉一反三,預期到更長遠的發展。有時公司提出的問題會顯得不著邊際,應聘者完全要憑自己的想法去判斷而不能依靠書本上的知識去分析去解決,這樣麵試官就會看到應聘人員潛藏的真正能力。可見,公司完全不是從應聘者所學的專業入手,而是從綜合能力上去判斷他是不是殼牌所需要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