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優秀企業招聘的衡量要素中,能力素質始終是被關注的重點。這是因為,能力素質才是一名員工發展潛力的最突出表現。也因此,那些綜合能力及素質過硬的員工,往往是最受企業歡迎的員工。
實際上,對於任何企業來講,優秀的人才永遠都需要,綜合能力與素質過硬的員工永遠是一塊金子,走到哪裏都會閃光。所以,每一名在職人員和即將步入職場的人,都要重視自身綜合能力及素質的培養與提升,從而讓自己成為企業最需要的人才,走到哪裏都受人歡迎。
專業技能要精益求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專業技能過硬是所有員工的立足之本。
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各行各業的分工越來越細化。據統計,中國已經有了1838種職業,並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使得每一個企業對那些擁有專業技能、掌握精湛技術的人才求賢若渴。企業對員工在專業方麵的要求更加精湛,舊的專業技能不斷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專業技能。除了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嫻熟的崗位技能、豐富的工作經驗外,具備高、新專業水準將是競爭者必須具備的能力。專業資格認證、閱曆、知識水平、觀念等因素都在影響一個人的職位和薪水,誰掌握了新的專業技能,誰就掌握了競爭的金鑰匙,用來開啟高薪、高職的大門。
富士通公司招聘的人員統一的要求是專業性,但專業性與專業背景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即對自己即將從事的工作,應聘者要有紮實的專業基礎,而專業背景可能指的是應聘者是否在大學裏曾經學過這一專業。相對而言,公司更在乎應聘者是否具有專業性,而不是他的專業背景。對於設計開發人員和非設計開發人員,公司均同樣強調應聘者精於此道,有發展的雄厚基礎和廣闊前景。
分工的發展,要求每個在職人員工作必須要有精業精神,必須在某個領域具備一技之長,正如管理學大師湯姆-彼得斯所說:“一切價值都是由專業服務創造的。”當今企業裏缺少的並不是那種空而全的管理型人才,而是那些在某個領域有特別高的專業技能的人才。
一位思想家也曾經說過:“如果你能真正製好一枚別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到的錢更多。”的確。職場之中,作為員工有一技之長本身就說明個人素質及職業素質上超過一般人,如果能夠創造一個適當的環境,就可以成為公司的骨幹,甚至成為老板們的得力助手。就價值而言,具有專業技能的員工含金量高,是公司蓬勃發展的依托。
美國福特公司的一台機器某一次發生故障,各方人士檢查了3個月,竟然束手無策,最後無奈請來了德國著名的工程師斯坦門茨。他經過研究和計算,用粉筆在電機上畫了一條線,說:“打開電機,把畫線處線圈減去16圈。”照此做了,一切恢複正常。福特公司問要多少酬金,他說要1000美元。人們驚呆了——畫一條線竟然這麼高的價!他坦然地說:“畫一條線值l美元,知道在哪個地方畫線值999美元。”
這就是專業技能帶來的可觀價值。作為一名員工,要想在人才濟濟的職場之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自己的專業技能上有過硬的本領,這樣才能引起老板的注意,並受到同事的欽佩,從而奠定自己業務骨幹的地位,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洛克菲勒最初在石油公司工作時,既沒有學曆,又沒有技術,被分配去檢查石油罐蓋有沒有自動焊接好。這是整個公司最簡單、枯燥的工序。每天洛克菲勒看著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著罐蓋轉一圈,再看著焊接好的罐蓋被傳送帶移走。半個月後,洛克菲勒忍無可忍,他找到主管請求改換其他工種,但被拒絕了。沒有辦法,洛克菲勒隻好重新回到焊接機旁,既然換不到更好的工作,那就把這個不好的工作做好再說。
洛克菲勒開始認真觀察罐蓋的焊接質量,並仔細研究焊接劑的滴速與滴量。他發現,當時每焊接好一個罐蓋,焊接劑要滴落39滴,而經過周密計算,結果實際隻要38滴焊接劑就可以將罐蓋完全焊接好。經過反複測試、實驗,最後洛克菲勒終於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也就是說,用這種焊接機,每隻罐蓋比原先節約了一滴焊接劑。就這一滴焊接劑,一年下來卻為公司節約出幾百萬美元的開支。
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做得足夠好,自然有利抗衡於同類競爭,免於麵臨慘遭淘汰的境遇,還會獲得豐厚的回報。洛克菲勒就是憑借不斷完善的專業技能逐步成為了世界石油大王。他所具有的善於發現、思考和解決問題、善於把工作流程和專業技能完美化的精神與能力,是他為自己的人生打開成功之門的根本原因。
然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很多員工不能適應本職工作,就是因為他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與工作要求不相符。對於這一點,解決辦法就是:在本職工作中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工作技能。這要求每一名員工除了要有堅強的毅力外,還須掌握科學的方法和具有足夠的自信心。
總之,精湛地掌握自己的專業技能是員工的本分,也是最為企業看重的員工所應具備的能力之一。因此,員工要把“精業”作為自己工作的目標,不斷激勵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在工作中追求盡善盡美,從而在競爭激烈地職場之中,讓自己脫穎而出,成就更輝煌的事業。
樹立終身學習觀
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伴隨著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現代產業更新換代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每天都有舊的工種消亡,新的工種產生,學習是這個時代的人必須去做的一件事。因為,誰都無法否認,知識更新在今天這樣的時代是很正常的事情,而知識更新之快則到了讓人驚訝的程度,我們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如果在一夜之間就顯得老化或者落後,都不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幾乎每天都有新知識與新技能產生,如果你在這種新知識與新技能的衝擊之下無動於衷,那麼你將無法適應時代的發展。
我們所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不僅會在這種新知識與新技能的衝擊之下淘汰,而且,由於我們自身的惰性,它也會退化並且禁錮我們的發展。劉毅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他在企業中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甚至因為工作認真,成績突出受到過企業的嘉獎。但是突然有一天,企業卻通知他下崗了。這樣一來,他便難以接受這個事實,總覺得自己對企業忠心耿耿,而且也做出了貢獻,企業為什麼對自己這麼無情!細想之後他發現,他所做的一切在昨天也許正是企業所需要的,但是在今天,他已經落後了,今天的企業所需要的員工素質早提升到能夠快速掌握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型員工。像他那樣認為隻要對企業忠心、在工作中兢兢業業不出差錯就可以穩坐“江山”的意識已經不合時宜了。所以,那時他才意識到,在工作過程中,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是這個社會的必然要求。
企業要想保住其市場領先的地位,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改進,加強自身的市場競爭能力。這就必然帶動企業員工的不斷學習。在某一次或某一段時間內接受教育培訓獲得的知識,已不能保證員工在所從事的職業領域中適用一輩子,員工要想保住現有的崗位,或想獲得更高的職位和薪水,必須不斷地學習。學習是貫穿一個人一生的行為。在現代企業經營中,團隊小組、全麵質量管理、客戶關係管理、內部營銷等新管理方法的應用都對企業員工的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員工在學習職業相關技能知識的同時,也要學習職業以外的更高技能知識,以增強自身的各種能力,實際上,那些僅僅為適應崗位的短期需要的培訓和學習,將變得越來越難以適應外部的市場變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要求。
企業發展對這些員工的要求就是你站在什麼樣的崗位,都必須以本崗位的工作為基礎,能舉一反三,精通與本崗位相關的所有知識與技能,同時,還要學會一切與自身發展與企業相鏈接的所有知識與技能。而要達到這樣的要求,就必須樹立起全麵學習的觀念。滿足這樣的要求,才能夠滿足這個時代。
知識無止境,技術無頂端。在當今這個知識奔流,信息密集,各種新科技、新事物、新經驗層出不窮的時代,知識的大潮滾滾湧來,不斷吸收新知識與新技能,將成為一個現代人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也必將成為新時代的旗幟!
知識比之財富更有價值
知識的積累比之財富更有價值,它能使一個人從愚昧無知變得聰明博學。它能幫助一個人從黑暗走向光明。
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一個人就難以在工作和事業中取得突破性進展。難以向更高的地位發展。而知識就如涓涓細流,隻有不斷的積累,才能夠學識淵博。苟子《勸學》的要義就在於勤奮。養成勤奮好學的良好習慣。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隻有勤而發憤,不斷積累你才會有更豐富的知識。你才能夠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9歲女孩考托福,這不是天方夜譚。被人們稱為“神童’’的李敏捷。其實不是什麼“神童”,在其成才的幕後主要是“勤學”。
李敏捷兩歲的時候,她的父親發現這孩子具有較強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一次他製作了26個英語字母卡片,教了20多分鍾後,她不僅能夠發音準確地通讀,而且還能把秩序混亂的卡片一一理順。從此,李敏捷的父親開始了對孩子的啟蒙和超常教育。
在李敏捷3歲時,父親開始對她進行正式的英語訓練,等到孩子5歲進入小學時,已把小學和初中的英語課程學完了。在她不到8歲時,高中的英語課也學完了。到了這時候,英語還要不要繼續深造?李敏捷的父親征求孩子的意見,她說:“我能接受,還是學吧。”李敏捷的父親就兩上北京,買回清華大學理工裝1~6級的英語教材及輔導資料,繼續讓孩子學習英語。並同時訂閱了英語報紙《21世紀》等,每天讓孩子讀報。就這樣,每天都有學習計劃,完不成計劃就不睡覺,每天學習十幾個小時。
李敏捷的父親針對孩子的個性和特點,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輔導方法:積少成多——像英語的學習,讓孩子多看、多聽、多講、多記,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和詞組就立刻記下來,想辦法解決,長年積累進步自然很快。抓住重點,避免重複——如初中和高中文化課中的重複部分,采取刪繁就簡的方法,注重對課本中的重點、基本運用方法及基本定理的講解,這樣就節約了很多時間。由難到易——比如在教方程時,他先從三元方程教起,二元、一元方程就迎刃而解了,幾何教學則從多邊形教起,四邊形、三角形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但是,李敏捷的父親強調說:“這種方法並沒有普遍意義,我所以采用了這種方法,是在我對孩子的理解、接受能力充分認知的基礎上的一種嚐試。如果把它推而廣之。恐怕會適得其反,至少我心裏沒底兒。再者,由難到易的前提是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則的掌握,不然就是緣木求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