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任應岐為國捐軀 毛澤東高度讚揚(2 / 3)

任應岐回答道:“為全民族的解放事業,為全國窮苦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我才毅然決然參加共產黨的。以前,我在黑暗中苦苦尋求光明,當我認定孫中山先生的主義就是救國救民的正確道路時,就義無返顧的參加了同盟會。後來,孫先生提出新的三民主義,我極力擁護。就眼下來說,就是為了抗日,就是為了把侵略者趕出我們的國土,捍衛我們中華民族的神聖領土不受任何侵犯,我義無返顧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現在,我深刻地認識到,為全人類解放事業而奮鬥,是我最大的光榮。”

軍法官拍著桌子說:“指望你們幾個下野的舊軍人就想把強大的日本人趕出中國?就想為全人類而奮鬥?簡直是白日做夢!簡直就是胡鬧!”

任應岐笑道:“我們的力量雖然很小,但是,隻要動員起了全國的老百姓,集千渠為大河流,就是一條翻江倒海的力量,它的洶湧波濤必將蕩滌一切汙泥濁水,形成巨大的不可阻擋的抗日力量!”

軍法官無可奈何的搖了搖頭:“可笑!可笑!頑固!頑固!一旦中了共產黨的魔法,真的是一百條牛也拉不回頭啊。你的抗日路就要走到盡頭了,嘴還是這麼硬。”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上午十一時許,天空中烏雲密布,寒風颯颯,任應岐、吉鴻昌被關押的北平衛戌司令部的牢門被打開了。任應岐看見滿臉殺氣的軍法官站在監獄的院子裏,知道蔣介石要下毒手了,從容地穿上他平時常穿的黑呢大衣,鎮靜而又安祥地走出來。院子裏,站著一群荷槍實彈的軍人,任應岐大步走過來,看見吉鴻昌也被押出來,二人相對遞給對方一個眼神,從容地跳上一輛軍車。

馬達的轟鳴聲響起來,軍車開動了。凜冽的西北風“呼呼”地吹進軍綠色的篷布車廂裏,任應岐與吉鴻昌對視著,互相之間都感覺到了對方的鼓舞,“堅強!堅強!我們都是共產黨員,我們為民族利益而死,死得其所。”兩位戎馬倥傯的將軍,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反蔣的鐵血戰士在生命的盡頭就這樣激勵著對方。

十二時許,軍車駛入炮局胡同陸軍監獄停下來。很多士兵“嘩”地圍成一個圓圈,如臨大敵般的將任應岐、吉鴻昌包圍起來。任應岐、吉鴻昌跳下車,監刑官朱式勤看一眼任應岐、吉鴻昌,陰沉著臉,有些顫抖地從皮包裏取出蔣介石的手令和判決書,先是把蔣介石的手令在二位將軍麵前晃了一下,接著,有些結巴地宣讀了蔣介石“將吉、任二犯立即槍決”的電令及軍分會的判決書。

任應岐聽罷,顯得非常鎮靜,喝道:“我要寫遺囑!”

敵人拿來紙、筆,把任應岐圍在中間,伸長脖子看著這位即將服刑的高官臨終要寫什麼。任應岐站在桌子旁展開紙張,飽蘸墨汁,略加思考,揮筆寫道:“妻鑒,先父靈要設法與先母合殯。小梅、來源、岫霞要盡力照管,好好上學,諸事難為你了。再,與來源老老談明,天津不能久住,因無錢之關係,家眷等仍回河南老家為佳,與姐姐均住一處。

夫 應岐 十一月廿四日

日後返裏諸事要請大二哥多關照為盼

大丈夫有誌不能伸,有國不能救,痛哉!

妻,你身體不好要保重為盼。”

任應岐寫完第一封遺囑,寫完了收信人的通訊地址,收信人後,細細審視一遍,發現在第三行起首“要力照管”的“要”後掉了一個“盡”字,揮筆加上,又糾正第四行“再來與源”劃了一個改正號為“再與來源”,更改完後,又揮筆寫第二封:

“劉老太鑒,我死後因無錢,家眷不能在津久住,非回家不可,回家時你同來源均到河南居住。無論如何事到如今,請你原諒為盼。此話

婿 任應岐拜

十一月廿四日

此信轉給來源老老。”

任應岐此時肯定想起了為籌建“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所借之款,提筆又給他的原軍需處長,現在負責大同盟款項的李子重寫下遺言:“外頭所欠之賬仍請子重兄辦理並照看子女上學為盼

此致

子重兄鑒 瑞周 拜 廿四號”

任應岐遺囑的筆法,龍飛鳳舞,字字珠璣。不啻於自古以來臨刑前最好的臨終書法。他麵不改色,氣不發喘,手不發抖,一氣嗬成。在劊子手麵前,在麵臨死亡的最後時刻,如此神閑氣定,穩若泰山,乃是真正的不怕死的英雄好漢了。這種慷慨赴難,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熱情,堪稱後人的楷模,是真正的中國漢子!任應岐寫完,又認真審視一遍,交給負責執刑的一位軍官,然後用手梳了梳頭發,把鬥篷披好,彈了彈身上的灰塵,挺胸而立。就在他挺胸的瞬間覺得左胸部被什麼東西咯了一下,從左上衣口袋裏掏出了一直帶在身上的那塊假銀洋,緊緊地握在手中,臉上露出了一絲微笑。也許,他突然想起了那位被他救助的婦女;也許,他想起了在與林虎作戰中由於它的保護而活命。二十三年來,這塊銀圓陪伴他走過了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的人生,見證了他從知識分子到將軍的艱難旅程;見證了他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見證了他從一位民主主義者成長為共產黨員的革命征程;上不虧於天,下不虧於地,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對得起黨、國家和人民了!人固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為抗日而死,死得其所了!也許任應岐此時此刻想起了精忠報國嶽穆武、大義凜然文天祥;也許,他想起了譚嗣同“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就義詩,心中依然湧動著為抗日而死,從我開始的那種“快哉!快哉!”的慷慨赴難、視死如歸、大無畏英雄主義的愛國激情;也許,他想起了在魯山親眼目睹反清義士就義前的英勇壯舉。他扭過頭來,朝監刑官厲聲喝道:“我們是為抗日而死,不能挨黑槍!”他麵對著走過來的四位士兵,很輕鬆地坦然一笑,朝跟在後麵的持槍士兵說:“兄弟,咱們都是中國人,我是為抗日而死。請保持我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