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刑官、士兵們臉無表情,跟著二人來到監獄的北牆根。
任應岐、吉鴻昌各被兩位士兵扶著,大步走到監獄北牆。任應岐、吉鴻昌靠牆坐下來。攙扶的士兵迅速退到一邊。劊子手拉槍栓,子彈上膛了。二人麵對著槍口,高聲大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賣國賊的國民黨南京政府!打倒賣國賊蔣介石、何應欽!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萬歲!”
槍聲響了,兩位英雄高大的身軀靠在後麵的牆上。射中任應岐的子彈從他的右眼大眼角進去,後腦勺飛出。他手中的那塊假銀圓突然跌落地下,滴溜溜地打著轉,又滾到了他的身旁。
同一天,在天津曆經曲折的劉玉賢終於將營救任應岐的“任劉玉賢代夫任應岐敬告革命同誌書”發表在天津《益世報》上:
敬啟者:氏夫任應岐,自幼在高等學校讀書,即服膺三民主義。畢業後,篤誌革命,奔走於兵匪之間,艱苦備嚐。
民國十一年,隨樊總司令援贛,乘機投歸總理。適陳逆炯明圍攻廣州,岌岌可危。氏夫奉令討逆,奮勇當先,驅逐陳逆,奠定黨基。
十三年,隨總理北伐,留住豫南。十五年,蔣總司令繼續北伐,委氏夫為十二軍軍長,坐鎮光州。屢次出兵蘇皖,控製津浦線一帶逆軍,援助革命成功,不無微勞。
十九年,因政治見解不同,略生誤會,旋即息影津門,閉戶讀書,不問時事,不意應友之邀請,赴國民飯店消遣,為刺殺案所牽連,以致不能自由。
務望諸同誌,垂念氏夫奔走革命之微勞,迅與予設法恢複自由。再造之恩,如同身受。
氏劉玉賢率女小梅謹啟
《華北日報》、《全民報》、《新天津》、《大公報》、《覺今日報》等在任應岐將軍殉國後均有報道,現錄部分內容:
《華北日報》標題“吉鴻昌、任應岐在陸軍監獄槍決”,副標題“加入共黨 危害民國,該兩犯已供認不諱”,該報引用國民黨軍分會布告如下:“為布告事,案據第五十一軍呈解通緝未獲之迭次稱兵構亂,並加入共黨要犯吉鴻昌、任應岐二名到會。當經訊,據供認意圖擾亂治安,並加入共產黨屬實。爰即依照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第一條之規定,將吉、任兩犯均判處死刑,業經於本月二十四日押赴陸軍監獄刑場執行槍決,以昭炯戒,而弭亂源,除飭兩犯家屬領屍外,合亟布告周知。此布。”
《全民報》、《大公報》也刊登大致相同的內容,報道稱:“吉、任固未知死將臨也,態度從容,談笑自若……即將執行,吉、任兩人始少變顏色,但仍矜矜自持,力持鎮定。”“向陸軍監獄當局索要紙筆,各立遺囑一紙,致其家屬。遺囑草竣,時已下午一時,當有執刑人員,將吉、任兩氏扶至陸軍監獄後院執行槍決,各中一彈即斃命。”
《全民報》是這樣報道的:吉遺囑大意,囑幾妻不要分家,好好教育子女,並恨死在此時已太晚,不如死在抗日。任遺囑,謂誌在救國,隻因軍隊無法紀,至有此結果,並囑妻,於其死後不必留戀天津,可即移回鄉間過活雲雲……二人遺囑畢,均未捆綁,即就該獄後院,令二人坐於地下,各飲一彈身亡……各攝影呈報,由監獄方備棺裝殮,停於監內,二十六日分別通知家屬……
兩位愛國將領犧牲後,南田同誌一九三五年所寫的紀念文章《為國為民,視死如歸》一文中講述道:“吉鴻昌和任應岐在臨刑就義時均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賣國賊的南京政府!打倒賣國賊蔣介石、何應欽!中國共產黨萬歲!中國革命萬歲!’等口號。鴻昌、應岐所表現出的為國為民而視死如歸的英勇精神,就連平津各報也不能不表示敬服,稱之為至死不屈雲。”
原中共中央調查部部長孔原同誌在一九三三年初曾任中共中央駐北方代表,他在紀念文章中稱讚:“鴻昌同誌及其同事任應岐將軍,雖然在重傷的情況下,但在國民黨法庭上和臨刑時,都表現了忠心不二、生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和人民戰士的模範。”
一九三五年中共出席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的代表所撰寫的《李大釗同誌略傳》中已稱任應岐為烈士。
一九三九年六月十日,毛澤東同誌在延安高級幹部會議上讚揚吉鴻昌、任應岐“堅持革命,沒有叛變。”
曆史是漫長的,從古到今匆匆而來匆匆而去的人們不是每一個人可以在曆史的瞬間產生出照亮人類的火花。而任應岐卻在曆史的瞬間產生出了耀眼的火花,雖然短暫,但明亮無比。
嗚呼!愛國將領任應岐,壯哉!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