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胸懷“主心骨”
教育督導工作必須胸有“主心骨”,自覺做到堅持信仰不迷茫,堅守信念不動搖,堅定信心不氣餒。教育督導的信仰在於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不動搖,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督導發展之路不猶豫。教育督導的信念在於讓政府放心、讓人民滿意、讓學校歡迎、讓師生受益、讓社會認可。教育督導的信心在於服務教育、服務學校、服務師生,功在當代;服務國家、服務發展、服務未來,利在長遠。因此,教育督導有信仰就“真”,有信念就“善”,有信心就“美”。
(二)唱響“主旋律”
教育督導的主旋律就是既要“舉重若輕”,又要“舉輕若重”,輕重得當,舉放和諧。因此,唱響教育督導的“主旋律”,必須堅持監督與引導並重。既不能隻督不導,也不能重督輕導,更不能不督不導。有督無導則“空”,有導無督則“鬆”,不督不導則“崩”。必須堅持督政與督學並重。督政重在落實政府優先發展教育的責任,重在落實“三個增長”的足額到位,重在落實辦好每一所學校的政策保障措施。督學重在規範辦學行為,重在推進素質教育,重在切實有效減負。必須堅持科學監測與客觀評價並重。按照《教育督導條例》精神,推動教育評價模式改革,探索建立各級各類教育科學發展的質量評價體係。充分發揮督導質量監測的預測和預警作用,服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服務區域教育科學發展,服務江蘇建設教育強省的偉大實踐。
(三)暢通“主渠道”
首先,暢通信息主渠道,做到“一條線,不斷線”。“喜則通,憂則塞”是督導係統信息不暢的症結所在。個別地方迷信“一俊遮百醜”,守住“家醜不外揚”,習慣“報喜不報憂”,對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采取藏著、掖著、裹著的辦法,既不主動上報,也不積極查處,結果既誤事業發展,也誤個人進步;既難出成績,也難出幹部。因此,必須從統一思想認識入手,采取有力措施,保證督導係統上下“目清耳靈”。其次,暢通工作主渠道,做到“一盤棋,不散盤”。健全督導工作體係,加強督導機構建設,落實人員經費。盡快完善上下同步的定期督導、專項督導和隨機督導製度。健全並創新教育督導報告製度、公示製度、約談製度、獎懲製度、限期整改製度、複查製度,主動回應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和難點問題。再次,暢通交流主渠道,做到“一家親,不設防”。通過加強督學責任區建設,建立健全督學責任區管理體係與工作機製,互幫互學,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完善監測指標體係和監測工具,研究製定質量監測標準與評價辦法,隔年發布我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質量監測報告。
(四)突出“主抓手”
一抓《教育督導條例》的宣傳貫徹。宣傳貫徹《教育督導條例》是當前教育督導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通過落實《教育督導條例》規定,推動全省教育督導體製改革。通過組織《教育督導條例》培訓,提高教育督導隊伍建設水平。二抓教育部對我省第一批申報“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的國家認定的各項準備工作。針對差異係數的係統性變化、縣級政府教育責任落實的差距、群眾滿意度調查中所反映的問題、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達標的情況,有側重、有步驟地進行整改,落實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重在提高的要求。三抓第三輪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考核。完善政府教育督導工作考核製度,規範縣級自評、市級複核、省級抽查的程序,繼續把教育督導工作納入政府政績考核和問責機製之中,並適當提高其權重。四抓督學責任區建設。召開教育督學責任區建設經驗交流會議,全麵落實全省各級督學責任區規範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切實有效減負、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有關責任。五抓重點督導項目的落實。集中力量,完成省級學前教育督導評估;開展素質教育省級督導考核試點工作;推進素質教育示範學校評選工作;落實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任務;分類型、有側重地開展縣域中小學技術裝備專項督導;加強中小學規範辦學行為舉報受理和專項督導,依法查處嚴重違法違規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