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打好“主動仗”
首先,打好學習主動仗,觀念先行。教育督導工作者應是“先生的先生”,教育督導引領教育發展的關鍵是觀念先行。蔡元培在就職北大校長的演講中,把“學術自由”發展為“思想自由”,不久歐洲人就評價說“中國雖無世界一流大學,但已有世界一流的大學校長”。這就啟發並要求我們教育督導工作者,必須觀念先行。而觀念先行的前提是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學習成為饑則進食、寒則添衣的自然需求,保持快樂學習的心態,提升善於學習的智慧,心存淡定學習的追求,加強創新學習的修煉。其次,打好實踐主動仗,問題先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加強督導的過程,就是正視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解決問題的辦法存在於實踐之中。隻有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才能發現真問題。敏於發現真問題是督導工作者的水平,勇於直麵真問題是督導工作者的膽識,善於解決真問題是督導工作者的智慧。再次,打好“結合”主動仗,本領先行。“督”與“導”有機結合,既是要求,也是本領。隻有“督”得準,才能“導”有力。這就要求督導工作者真正讀懂教育,走出教育“無所不能”的認識誤區,堅持因材施教與因需培養相結合;真正讀懂學校,卸下學校“無限責任”的沉重包袱,堅持課堂教學與實踐鍛煉相結合;讀懂校長,營造校長“無為而治”的良好氛圍,堅持教育家辦學與政治家辦學相結合;讀懂老師,減輕老師“無往不返”的無形壓力,堅持以生為本與教書育人相結合。
(六)增強“主動性”
督導工作千頭萬緒,錯綜複雜。做好不易,創優更難。主動去為,常為常新;被動去幹,越幹越厭。主動性體現在對個人、部門和局部利益的超越之中,體現在想幹、能幹、苦幹和巧幹之中。增強督導工作的主動性,須有“主見”。督導工作政策性強,社會關注度高。沒有“主見”,人雲亦雲,事倍功半;有了“主見”,鍥而不舍,事半功倍。歌德曾說:“有想象力而沒有鑒別力是世上最可怕的事。”“主見”源於責任、基於規律、始於實踐、成於智慧,不是急躁冒進、隨心所欲、固執蠻幹,不是事前拍腦門、事中拍胸脯、事後拍屁股。須能“主創”。“主創”旨在“自主創新”。近年來,教育督導之所以能取得較大的成績,是因為教育督導“成在合於時,功在順於勢”,善於在變局中變招,在危局中破局,在爭先中領先。教育督導如果固守原有的思路,不善於超越,不善於創新,不善於引領,注定難有作為;唯有創新思路,為人不敢為,為人不善為,為人不能為,方能大有作為。須善“主導”。善“主導”,重在堅定信念。墨子曾說:“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督導應是督導人永恒不變的追求。貴在抓住機遇。“好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教育發展,在與時間賽跑;教育改革,正同挑戰交鋒。教育督導如同攀岩,越往上難度越大。抓住機遇,就可使督導由“邊緣”變“前沿”,由“後衛”變“前鋒”,由“跟跑”變“領跑”。這既要沉下心打基礎,又要跳起來摘桃子。能在攻堅克難。教育督導“正入萬山圈子裏,一山放過一山攔”。思改革、謀發展,解困惑、破難題,“吾將上下而求索”。有難不知難,就會盲目樂觀;有難不識難,就會畏縮不前;有難不破難,就會貽誤時機。教育督導若要“走得對”,必須強化宗旨意識;若要“走得快”,必須強化改革精神;若要“走得穩”,必須強化務實作風。隻有這樣,教育督導的明天才會更加美好。
(作者係中共江蘇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本文係作者2013年3月1日在全省教育督導工作會議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