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山成峰,樹成林(1 / 3)

山成峰,樹成林

獨家策劃

作者:朱治國

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課堂教學改革,而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最終決定力量則是教師;甚至,從區域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師群體對教育的理解,表達著區域教育的狀態,教師群體的高度,決定著區域教育的高度。因此,培養專業基礎紮實、實踐能力過硬、教育理念先進並富有教育理想的優秀教師群體,已經成為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共識。教師最好怎樣發展?張家港市“特級教師工作室”的實踐,也許會給我們相關的經驗與思考。

一、讓優秀者更優秀

即使在假期,當走進梁豐高中幽靜美麗的校園時,你總能看見一個身影,或安靜地看著書,或伏案做著研究,她就是張家港特級教師工作室生物學科領銜人任小文老師。熟悉任老師的人都知道,她喜歡校園,喜歡課堂,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與學生一起成長”。也許就是這樣的一種理念,讓她一路收獲著成長,從省內有名的奧賽金牌教練,到省特級教師,再到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就在這校園裏,就在學生中間,作為教師的標杆在一次次抬升,而這些發生在任老師身上又是那麼的自然。2011年,任小文老師擔任張家港生物學科工作室的領銜人之後,她又把工作室搬進了教室、搬進了實驗室,帶領生物教學團隊探索和實踐“做中學”的課堂教學理念,她把“教學生有用的東西,與學生共同成長”作為團隊的基本教學思想,在課堂中,努力創設真實情景,強調科學實驗需動手操作與親身體驗,試圖探究默會知識的解碼,讓學生真正學會知識,形成能力:一種全新的課堂教學的“生物地圖”在她和她的團隊的手中描繪了出來。2012年10月份,生物學科國家級骨幹教師研修班全體成員專程來到梁豐高中,來到了任小文老師的工作室,研究觀摩她的教學思想和課堂教學實踐。人們羨慕她取得的成績,更驚訝於她不知疲倦地讀書與進步,而她總是這樣回答:“不是想表現自己,超過別人,而隻是自己的歡喜隨意而至。”也正是這種“隨意而至”的對教育的“歡喜”,始終促使著這位已經被確定為“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的嬌弱的女子,帶領著她的團隊,不斷向前。

和任老師一樣,張家港市萬紅幼兒園的許曉蓉老師領銜的學前教育團隊“沙龍”每周五下午三點準時開始。今天沙龍的主題是《繪本〈葉子鳥〉的課程開發》。“深秋時分,小樹葉們從枝頭一躍而下,秋風賦予了它們生命的靈魂,讓它們變成了一隻隻隨風飛舞的‘葉子鳥’,開始了精彩而有意義的旅程。旅途中有快樂,也有爭吵,有音樂,亦有舞蹈……”麵對著熟悉的教材,團隊成員又一次開始了“頭腦風暴”:它到底還存在哪些價值呢?利用情節的跌宕起伏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利用有趣的符號元素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利用潛在的節奏特點激發孩子的舞蹈興趣?還是利用內容的科學元素萌發孩子的探索欲望?經過大家激烈的爭辯,繪本的多元化價值逐漸顯現,各個領域的教學目標也清晰地呈現在了教育者麵前。這隻是工作室團隊活動的一個畫麵,卻也是工作室活動的一種習慣了。作為工作室的領銜人,許曉蓉老師把開發優秀的學前教育課程資源作為自己和團隊的主要目標,兩年來,她們以“遊戲精神”為核心,開發了十幾種優秀的園本課程,並積極地向薄弱園校輸送,為建立地方學前教育優秀課程資源庫和推進優質課程資源的共享,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就在這樣的開發過程中,許曉蓉和她的團隊也站在了更高的發展平台上,許曉蓉入選了南師大學前教育中心專家庫,工作室劉慧老師被評為了省特級教師……

任小文和許曉蓉的發展,隻是張家港市特級教師工作室的一個縮影,這種現象在其他領銜人身上也有很明顯的體現,像帶領團隊第一個提出“遠點語文”教學思想的語文學科領銜人曹國慶老師,建構了“大英語課堂”的英語學科領銜人郭慧老師,實踐“高效課堂”的物理學科領銜人夏彤老師,把“智慧語文”不斷引向深入的蔣俊興老師,等等。經濟學上有“馬太效應”,意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在教育上,我們沒有相關的研究,不可妄言。但是,張家港市特級教師工作室的實踐似乎正在給我們以某種啟示,那就是讓優秀更加優秀。特級教師工作室給了這些優秀教師更加開放、更加廣闊的自由創造的舞台,他們就像“飛翔的葉子鳥”一樣,炫出獨具一格的舞步,綻放獨特的個性美。

二、讓優秀者成為群體

“老師,我們小組認為,盲孩子的內心由寂寞到快樂,是一個過程。盲孩子由寂寞到快樂,再到遭遇風雨,然後在困頓中迎來光明,我們覺得生命之路本來都是曲折的,盲孩子的經曆告訴我們,不要灰心,光明總是會到來的。”

“老師,我們小組認為,這個童話真美好,這個童話,給了一個盲孩子以希望、快樂、光明和溫暖,這是一個充滿善良、充滿愛的故事,這是一個讓人心靈溫暖的童話。”

……

所有孩子的眼睛都熠熠閃光,所有的孩子都想著要分享自己的感悟。這是徐豔霞老師在執教《盲孩子和他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