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論護理專業大學生生命質量提升(2 / 2)

三、提升護理專業大學生生命質量的對策

1、重視護生心理健康

目前學校多已配備心理谘詢專業人員,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專業指導,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學生主動尋求幫助的為數甚少,應更多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團體心理輔導、心理衛生講座,建立關注心理健康、學生樂意接受的QQ、微信、飛信平台等,一是讓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在群體中得到幫助,二是讓全體學生認識到心理問題同軀體疾病一樣,是人群中常見的問題,通過科學的方法可以得到有效糾正。還可以建立心理關愛聯動機製,即在班級、宿舍設立心理健康聯絡員,關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變故的學生,通過同學的鼓勵和支持幫其度過心理危機;並及時向院係專職人員上報,爭取獲得班級、院係、學校三級機構力量的幫助,從宏觀和微觀層麵上重視和關愛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必要時,與家長建立長期的互動機製,形成班級、院係、學校、家長四方合力。

2、加強護生體育鍛煉

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態是實現護生人生目標的基礎和保障。毛澤東說過“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苟野蠻其體魄,則文明之精神隨之。”體育運動能夠促進人腦清醒,思維敏捷,改善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功能,調節心理狀態。強化體育鍛煉有助於學生體驗生活、經受磨礪,是提高護生生命質量的有力措施。

3、實行大學生生命質量測評

采用大學生生命質量量表對護生進行評價,並建立相關檔案,形成動態測評製度。一旦發現生命發展處於不良狀態的學生,及時給予關注和有效幹預,避免他們的發展陷入惡性連鎖反應的怪圈,盡可能將護生的生命發展及早導入良性發展的軌道。動態測評有利於在大學生生命發展不良的早期,以較少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獲得高質量的幹預效果,使更多大學生的生命發展處於越來越和諧的狀態。

4、提高師資水平和促進校園文化建設

教師作為靈魂的工程師,應不斷提高個人魅力、職業道德、教學水平和專業技能,積極轉變教育教學理念,傳授知識的同時更多地與護生進行心靈的溝通,為護生的學習提供更好地軟環境。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提升護生的生命發展境界,增強護生的群體凝聚力、歸宿感和集體榮譽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幫助。

護生的健康成長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基礎,關注和提升護生生命質量,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隻有在大學階段保持良好的生命質量,才能為應對未來挑戰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對護生生命質量的評價和積極幹預,為其走向社會後的發展做好積極的鋪墊,讓每一個護生都能夠擁有精彩的人生,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學校才能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培養更多更好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苗春霞.基於和諧理念的大學生生命質量及其評價[D].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0(1)241.

[2] 高偉民.三級醫院不同用工性質護士生命質量的調查研究[J].西南國防醫藥,2009(10)1060-1062.

[3] 餘翠軍.論當代大學生生命質量及其提升[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109-112.

[4] 汪偉.大學生生命質量調查評價及實證研究[J].大家,2012(12)218.

[5] 謝威士,阮越.安徽省大學生生命質量調查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誌,2008(10)1123-1124.

[6] 朱偉.醫務人員工作倦怠與職業緊張的關係及其對職業生命質量影響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6(1)126.

【作者簡介】

李國華,女,山東武城人,德州學院醫藥與護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