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周圍環境的“有色眼鏡”
由於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認識並不全麵完整,且受到一些不良思想和言論的影響,部分人對心理相關的問題諱莫如深,這使得存在心理問題的人員也不敢於陳述自己的情況,怕被孤立以及被其他人用“有色眼鏡”審視,得到區別對待。害怕為社會所孤立以及不容於社會交往圈使得青年學生對於心理問題防治相關工作十分警惕與排斥。
三、解決困境的對策
要解決高校學生心理問題防治工作遇到的現實困境,需要從以下幾點入手:
1、提高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
要糾正人們對於心理相關知識的不正確認識,首先就需要提高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普及程度。隻有人們對心理健康相關知識有了全麵、正確的把握,才能客觀、科學地看待心理問題這一情況,才能使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為大眾所熟知和接納。從知識的掌握到實際的接納,還需要進一步的努力。這就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心理方麵的工作者加大平時的宣傳力度以及和學生以及家長進行深入的交談,使學生和家長在切實了解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在實際生活中也能接納這些知識,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求診,及時治療,以便更好地康複,恢複正常的生活。
2、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普及是基礎,而對於心理問題相關工作的接受與認可更離不開廣大的媒體的支持與宣傳。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也應該加大對於心理健康相關知識的宣傳,幫助社會成員正確認識心理問題、更改錯誤認知,從廣大媒體處獲得有益的知識與支持指導。同時,媒體的大力宣傳也有益於社會大眾更快地了解和接受存在心理問題的人群。社會成員在實際生活中的接納,有助於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使有相關問題的人員可以在寬鬆的社會環境中進行就診和治療,減輕其心理負擔。高校學生和學生家長在自身知識儲備增多以及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也會更加積極地配合高校學生心理問題防治工作,推動相關工作的發展,減輕工作中的阻力和困難。
高校學生的心理狀態需要得到學校和廣大教育工作者的積極關注,高校學生心理問題的防治工作也理應受到重視和得到妥善的解決。青年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希望、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健全的人格。心理上的健康和思想上的茁壯成長是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發展的有利條件。一個健康的社會也需要具有良好心理品格的社會成員來支撐和維護。關注高校學生的心理狀態刻不容緩,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不能放鬆。隻有堅持好這些,才能為祖國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才能推動社會的發展和祖國的興盛。因此,廣大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努力,為祖國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注 釋】
[1] 呂遊.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認識[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3(5)132.
[2] 郭念鋒.心理谘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323.
[3] 郭念鋒.心理谘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323.
【作者簡介】
曹 蕾(1988-)女,河北唐山人,河北醫科大學輔導員,畢業於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