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利用新興軟件技術研發虛擬崗位實訓完善教學薄弱環節
高校旅遊管理本科專業實習實訓環節一直是薄弱環節,也正是因為這個環節的局限和不足,導致旅遊管理本科專業畢業生既缺乏管理經驗,又沒動手能力,不能夠適應旅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旅遊本科專業學生也找不到自身的價值存在感。
高校旅遊管理實訓教學環節的開發,應借助新興的科學軟件技術,通過研究旅遊企業中層以上管理者的崗位職能,融入現實中的常用案例,設計適應不同崗位、不同場景的綜合模擬旅遊行業經營軟件,即類似模擬人生之類遊戲軟件,讓學生通過角色遊戲,融入到旅遊企業不同崗位中,真實體驗各個崗位角色所需思考和麵臨的問題,嚐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此外,充分利用高校現有資源,把VBSE即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實驗室搬到現實場景中。現今許多地方高校旅遊管理專業實驗室的使用並不盡如人意,許多實驗室僅僅淪為擺設。事實上,大部分高校都有自己的學術交流中心、招待所、餐廳、會議室、超市、校曆陳列館等附屬單位和設施,與其花大量資金建設閑置的實驗室,還不如充分利用現有的場所和設施,旅遊管理專業課程設計與這些附屬單位合作,把旅遊管理專業課程實訓和實習直接融入到這些附屬單位的經營中,即把模擬實驗室直接搬到真實的經營場所中,不僅可以解決這些附屬單位的用工問題,也能讓旅遊管理專業的學生得到真實的崗位體驗,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通過四年科學的校內崗位設計和崗位實訓,並配以合理的畢業實習安排,才能培養出一畢業就能夠勝任企業基層管理崗位的學生,縮短學生畢業後的基層崗位工作時間,學生的自身存在感和價值感才能體現,其就業率和行業流失率自然降低。
總體而言,地方高校旅遊管理本科專業特色化人才培養,首先要挖掘自身的專業背景和資源優勢,其次要和地方旅遊行業聯合共建資源共享平台,通過平台合作,結合自身的專業背景優勢確立適合地方高校自身的“旅遊+”方向,在與旅遊行業合作過程中,同步高校對旅遊行業問題的研究,解決旅遊行業經營麵臨的問題,真正實現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的目標,並確立自己在地方旅遊行業專業領域的領先地位。改進旅遊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實訓薄弱環節,通過模擬旅遊行業崗位軟件實訓實現學生的角色體驗,讓學生通過遊戲的方式體驗旅遊行業管理者角色所應麵臨和思考的問題;通過類似VBSE實訓模式,讓學生在校內,利用課餘時間實習不同崗位,鍛煉學生的崗位技能,確立崗位體驗。在完成上述階段後,具備專業理論知識和崗位經驗和技能的學生再進入到旅遊企業中進行畢業崗位實習,通過校內理論、校內實訓、校外實習三個環節的無縫對接,培養出即具備專業知識又具有實踐經驗的學生,這些學生必將很快融入企業並適應企業,能夠快速進入職業上升期。
【注 釋】
[1] 數據說明:2014年的全國高等旅遊院校數據因國家旅遊局統計口徑有所變化而未納入。2013年前的數據是包括本科和大專院校,而2014年把本科院校進行單獨統計,為565所,招收旅遊管理類高職高專專業的普通高校統計為1068所,有147所院校既招收本科專業,也招收專科專業.
[2] 吳必虎,黎筱筱.中國旅遊專業教育發展報告[J].旅遊學刊,人力資源與教育教學特刊.9-15.
【參考文獻】
[1] 保繼剛,朱峰.中國旅遊本科教育萎縮的問題及出路——對旅遊高等教育30年發展現狀的思考[J].旅遊學刊,2008(5)13-17.
[2] 唐華生,葉懷凡.新建本科院校專業建設的特色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11)227-230.
[3] 趙建軍.地方高校特色化旅遊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新思維[J].旅遊學刊,2005(S1)67-70.
[4] 周慧,周麗潔.論旅遊管理本科專業的特色化建設—以長沙大學為例[J].長沙大學學報,2009(11)153-154.
[5] 鄧念梅,闞如良,詹麗.三峽大學旅遊管理專業特色培育分析[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科學版),2011(12)208-211.
【作者簡介】
鄭 瑞(1974-)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