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1 / 3)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教學改革

作者:張超

本文為內蒙古科技大學宣傳部項目《我校學風情況調查及應對措施研究》(DJLZ2014002);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生工作研究分會項目《新媒體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LX2014Y041);內蒙古科技大學創新基金項目《依托內蒙古紅色文化構建“融入式”德育體係》(2015QDW02)階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 高校就業指導課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提高就業能力、掌握擇業技巧、實現順利就業具有重要作用。就業指導課應針對存在的問題,從授課理念、授課內容、授課方式、授課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麵加以改進,才能切實提高教學效果,達到預期授課目標。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存在問題;解決對策

2014年,我國應屆大學畢業生達727萬人,成為2013年史上最難就業年的更難就業年,自1998年我國實行高等教育擴招政策以來,我國進入了名副其實的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大學生就業困難問題也隨之而來。為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教育部、人事部、勞動保障廳[2007]24 號文件規定,自2008 年始,全國普通高校都要開設就業指導必修課或者選修課, 3 ~ 5 年的完善後全部過渡到必修課,因此,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應運而生了,作為一門新興課程,這門課程在教材編寫、課堂講授、教學方式上還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進一步完善,隻有這樣才能完成設置本門課程的初衷,滿足畢業生的就業需要,提高畢業生的就業能力,緩解就業壓力。

一、大學生就業指導課存在的問題

1、學生不夠重視,應付心理嚴重

從目前我國各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的開課情況來看,絕大部分高校在大二上學期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課程,大四上學期開設大學生就業指導課程,兩門課程時間間隔較大,學生們低年級時經過課程的學習,對職業發展剛剛有了初步的認識、規劃,還沒有來得及認真準備、實施,就隨著課程的結束而拋之腦後;直到大四,再次重拾當初的夢想,已經沒有了那時的熱情與信心,反倒多了幾分對就業困難增加的焦慮,對未來發展的迷惘,即使參加了本門課程的學習,也隻是單純的為了拿到學分,順利畢業,至於到底課程內容是什麼,對自己有多大的實用價值,幾乎沒人去考慮。

2、教學大綱不規範、教材不權威、課程體係設置缺乏聯係性

據了解,全國大部分高校開設了大學生就業指導這門課程,但是製定的教學大綱並不規範,隻是規定了教學內容,缺少明確的教學任務、目標及考核標準;加之使用的授課教材並不統一,各高校的教學內容互不一致,各有側重,教師授課,也是各顯神通,自由發揮,沒有形成完整的教學體係。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多在低年級進行,就業指導則在畢業班進行,課程設置具有較長的時間間隔,導致課程內容不能有效整合,實效性不強,學生不能及時將所學內容消化、吸收、應用,嚴重影響了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也影響了學生對職業的準確定位和就業能力的提升,久而久之,學生們更覺此門課程隻是流於形式,缺乏實踐性。

3、教學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缺乏實用性

此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多集中在對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的分析、就業政策的解讀、求職簡曆的製作、麵試技巧等等,這些內容多是泛泛而談,缺少深度講解、剖析,而這些內容,在一些求職網站中也能獲得,因此學生對於這部分內容的興趣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