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案例教學在《管理學導論》課程中的應用(1 / 3)

案例教學在《管理學導論》課程中的應用

教學改革

作者:段佳

【摘 要】 作者認為在《管理學導論》課程中應用案例教學法,一是課前加入案例導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有框架性了解;二是在課中穿插案例,讓學生理解所學內容;三是在章節結束後進行案例討論,幫助學生融會貫通所學知識;四是讓學生分析討論生活現象,加深理解相關內容。

【關鍵詞】 管理學導論;案例教學;應用方法

一、前言

管理學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作為管理者或者被管理者接觸到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管理內容,所以為了更好的使用管理學知識,在大學中給非管理類專業學生開設基礎性管理學課程就非常有必要了。而《管理學導論》這門課程正是開設給大學非管理類專業學生的基礎選修課。

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據教學目的的要求,組織學生通過對案例的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引導學生運用管理學有關的知識和理論對案例進行分析和探討,解決案例中的問題,不僅使學生更深切地理解理論的真諦,也有利於培養訓練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從而加深他們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1](P117)

管理學結合了各學科基礎知識來解決實際遇到的現實問題,可以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進行多方麵培養。所以在管理學教學過程中如果可以廣泛的使用案例教學,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聯係到實際案例,那學生一定可以將所學知識更好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筆者通過兩年《管理學導論》課程的教學探索,對於如何更好的在非管理專業班級中使用生活案例講解管理學基礎內容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管理學導論》課程中案例的使用方法

1、在課程開始前加入案例導入,使學生對將學內容有框架性了解

因為很多管理學技能對非管理類專業學生理解起來是很吃力的,所以在課程前應該以案例作為導入。使用案例導入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整體印象,更好的理解將要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案例1:對於非管理專業學生而言,最開始接觸這門課程其實是非常迷茫的,他們最經常問的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管理?管理對我們有何作用?”所以,筆者在第一節課上會給學生播放一個視頻,即電視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和古裝輕喜劇《龍門鏢局》,在看完截取的視頻後,學生普遍會疑問這和課程有什麼關係。而筆者將引導學生分別討論《爸》中林誌穎是如何對KIMI進行教育(家庭的引導教育)和《龍》中當家的是根據“麵試”結果來如何分配員工工作崗位(能崗匹配),在經過討論之後學生就能更好的理解管理學的知識其實是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是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每個人都會時常接觸到管理,因此學生就會理解為什麼管理學的學習對於非管理類專業也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采用視頻播放的方式也會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案例2:對於第九章領導職能的溝通理論,在課程開始前筆者給學生準備了一個眾所周知的小故事《扁鵲見蔡桓公》。聽完這個故事學生會帶著疑問進行討論,隨後得出扁鵲和蔡桓公之間缺乏信任的結論,筆者再進行講解信任會導致溝通的障礙,而這就是領導最需要重視的一項技能,也是企業管理成功的一大因素。因為案例表麵看似並不相關,所以學生們在整個討論和聽課的過程中都會保持高注意力,以期解決困惑。正是通過這個案例的使用,筆者發現好的導入案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經過思考後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印象,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所學的內容,並在以後的管理生活中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