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探索(1 / 2)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項目化教學模式探索

教學改革

作者:鄭瑋瑋

【摘 要】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是電氣信息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具有綜合性強、實踐性強和工程性強等特點。在教學改革中應注重轉變教學思路,采用項目化案例式教學法,改革考核方式,加強實踐環節,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 項目化教學模式

單片機具有體積小、控製功能強、功耗低、環境適應能力強、擴展靈活和使用方便等優點,廣泛應用於儀器儀表、醫用設備、專用設備的智能化管理及過程控製等各個領域。作為鎮江高等專科學校電信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的課程目標是使學生通過學習單片機應用的基礎知識、編程指令,能夠在係統的實訓中自主操作,並擁有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統教學模式中,理論和實踐內容分開講授,先理論,後安排實踐。由於單片機課程特點是概念多、邏輯性強、連慣性強、內容抽象,導致很多學生因為沒有直觀的印象而難以理解。所以對於鎮江高專學生來說,該門課程入門難,不易掌握,也不容易激發學習興趣。當前,怎樣安排該課程的教學過程、設計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對單片機知識融會貫通,做到理解和掌握、乃至熟練運用,是學院單片機教學中急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對《單片機原理及應用》的課程教學,現對教學模式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改革。

一、轉換教學思路,調整授課模式,教、練同步進行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一般會重點講授理論知識,將總線、中斷、串、並行接口、堆棧、語法等環節分開講解,由於內容抽象,當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解時,即使想象力十分豐富的學生理解起來也較困難,學生普遍會感到上課枯燥無趣,像聽“天書”,進而產生厭學情緒。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往往會出現塌方式厭學現象。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首先,要改變課堂上的主從地位,確立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師應處於領航員的角色,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去相互協作學習。學生作為主體,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習的主動性。其次,實踐與理論講授應同步進行。學生的學習特點是喜愛動手操作,結合這一特點,在課程中,以案例的形式引導學生,配合仿真軟件,通過具體的項目實例,來循序漸進的激發學生自身的興趣和潛能。

二、利用現有軟硬件資源,組織實施項目式案例教學法

1、單片機軟件資源

(1)Keil C51編程軟件。單片機技術革新換代很快,所用的編程軟件更新也快。近年來,51係列單片機是最經典、也是較容易學習的一款單片機,因此網絡上的相關資源也很多。綜合考慮,在教學中,硬件上選擇傳統51係列單片機。Keil軟件是美國Keil Software公司出品的能兼容單片機C語言軟件的開發係統,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好的51單片機開發工具之一。它包含豐富的庫函數和功能強大的集成開發調試工具,生成的目標代碼效率高,多數語句生成的彙編代碼緊湊,容易理解。所以現階段單片機教學中編程軟件首選選擇Keil C51。[1]

(2)Proteus仿真軟件。單片機仿真軟件有很多,但是最為普及的,當屬Proteus。Proteus軟件是英國Labcenter electronics公司開發的電路分析與實物仿真軟件,它除了具有其他EDA工具的原理布圖、PCB自動或人工布線、電路仿真等功能外,最大的特點是基於微控製器的設計連同所有的外圍電路一起仿真,可以直接在單片機虛擬係統上對MCU編程,並可對軟件源代碼進行實時調試。同時。它具有電路互動仿真功能,通過動態外設模型,可實時顯示係統輸入、輸出結果,實現交互仿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