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
教學改革
作者:高嶸華 王琳
本文為陝西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2年課題《工學結合背景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證》(編號:SGH12641)成果
【摘 要】 本文通過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城軌控製專業工學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從校企合作機製、人才培養模式內涵、專業課程體係建構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麵改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以期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關鍵詞】 高職院校;城軌控製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問題;對策
一、概述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空前發展,城市軌道交通控製專業(信號控製方向)人才需求猛增。該專業是為適應城市地鐵運營與發展新設專業,經曆了調研、申報專業、建構專業教學體係的過程,為各城市地鐵輸送了大量人才。如何建立完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現“教學做”一體化,將學生培養成企業真正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是城軌控製專業人才培養中值得研究的課題。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應在學校和企業充分合作的基礎上,體現出能力培養的專業化、教學環境的企業化、教學內容的職業化,並同時做到教學過程要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學生的角色要與企業員工的角色相結合;學習的內容要與職業崗位的內容相結合。工學結合是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顯著特征,也是高職教育的核心理念。
二、當前高職院校城軌控製專業工學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涉及到專業與企業合作的程度,專業教學體係能否擔當起培養與企業需求接軌人才的重任,以及教學資源的實際情況,如師資、實訓設施等,都製約了工學結合的程度。下麵進一步分析當前高職院校中城軌控製專業工學結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專業與企業合作的機製
緊密的校企合作是實現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保障,而國內職業教育院校與各企業分屬不同的職能部門管理,由於政府層麵沒有有效的機製和製度激勵,企業無參與人才培養過程的動力,使得校企合作總是職業院校一頭熱,校企合作無法深度融合。
2、缺乏完善的工學結合的教學體係和教學內容
城軌控製專業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係統多引進國外最先進的列車控製技術,並且每個城市的每條線路引進的控製係統不同。而專業定位不明確,導致教學體係不適應專業崗位需求,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滯後,實踐教學環節不到位,製約了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掌握,難以實現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需求零距離。
3、實訓實踐基地建設不完備
城軌控製專業培養的是對列車運行控製係統維護的專門的技能型人才,由於技術先進,設備昂貴,在學校建設完全與企業接軌的實訓基地不現實。而地鐵公司信號崗位與列車運行安全息息相關,企業從安全角度出發不願意接受學生在關鍵崗位上的實習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不利於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若選用模擬仿真軟件來完成實踐技能的訓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實踐技能與企業要求有差距,無法達到“學生、企業、學校”共贏的局麵。
4、缺乏具有工學結合教學能力的真正“雙師型”師資隊伍
一是目前高職院校的教師大多是從高校畢業後直接進入教學崗位,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論水平,但是缺乏專業實踐能力。二是個別老師來自國鐵企業一線 ,國鐵的列車控製技術和地鐵的技術相似度較低, 這些老師的實踐技能和經驗需要及時更新。三是從地鐵企業引進的兼職教師沒有落到實處,有的隻是進行一、兩次講座,對具體的工學結合課程無法進行全程、專業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