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合作教學法
在我國實施計劃生育以來,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基本沒有和同齡孩子交流溝通的機會,進而讓其性格變得比較封閉,這不利於其未來在社會中的發展。這對這一特點,同時也為了培養孩子更好的與人交流的性格,可以在體育課開放的時間,組織學生協同合作的遊戲和體育活動,比如進行多足行進,合作跑等,這種活動的教學特點是,讓失敗的同學中,不自覺的加強內心想法的交流,同時把總結的結果付諸行動,不僅讓孩子打開了心扉,經曆了挫折之後的痛苦,同時也提高了個人分析能力,提高了團隊合作意識,在逐漸的比賽過程中,同學之間也都產生了很好的友誼,在成功之後,分享了喜悅。這些活動的落實,不僅滲透了民間民族的體育項目教學,同時會讓學生們在多方麵的受益,因此其教學內容是非常有意義的。
4、引導學生發揮主體意識
當學生對某一體育活動產生了興趣,在一段時間後,或者是以後的生活中,就很可能發展成個人愛好,那麼老師在引導和啟發後,基本就不需要老師督促了,其會有主觀的參與意識,這樣學生們的主體意識就逐漸形成。比如對足球運動而言,在班級學生都喜歡之後,其不僅會在學校的體育課來玩,同時在課餘的休息時間,交流的主要內容也會是足球,那麼有主體意識的同學,漸漸的就能組織同學在課後進行班內友誼賽,並在以後形成習慣,當技藝有所提高,或者和其他班同學交流中,就有可能形成學級內的友誼賽等,那麼這種教學方式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四、針對教學的建議
學校一定要樹立一種整體的教學觀念,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隻是其中的一個亮點,但是不能把這方麵的任務都集中在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同時這種教學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意義上的體育教學,其除了表麵豐富學習內容,培養學生愛好外,還肩負著民族精神的載體的作用,因此要把這種教學模式和常規體育教學項目結合起來,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該地區的天氣氣候情況,以及具體的環境情況,分析最適合的活動。而體育教師也要有學習的能力,整體一些文字、書籍、影像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同時在原有民間、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開發出一些合理的項目活動,在真正意義上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
民族民間體育活動是有典型意義的,其不僅是體育教學的手段,同時是發揚我國傳統體育活動的方式,那麼這種教學方式就要得以維護和傳承。因此在這方麵,必須組織體育教師參加有關民族民間教學的培訓,把有關的係統性內容進行講解,與此同時,想要把這種教學方式延續下去,就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建立一種培訓製度,畢竟師資力量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在這方麵,應該把做得好的學校視為典範,而逐漸把這種教學模式進行普及,其他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進行觀摩和學習,經常開展這些活動,提高體育教師的整體意識,在相互的交流下,這種培訓製度和培訓內容都會完備,真正做到把我國民間體育活動項目繼承和發揚下去。
通過上述幾種方法的教學,可以有效的滲透民族民間的體育教學,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餘時間,同時了解了我國的傳統體育文化,增強了體魄和自信,為以後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此不僅是學校和國家,社會各界人士,同時也包括學生父母在內,都要重視對孩子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的引導和啟蒙,對孩子的成長,傳統體育文化的發揚都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偉,文燁,陳興亮.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教程[M].成都:四川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4.
[2] 毛振明,賴天德.如何看待體育課的運動負荷[J].中國學校體育,2006(10)28-31.
[3] 李偉,張元鋒,張雷,等.心率對應運動負荷等級指標的研究[J].哈爾濱師範學時自然科學學報,2008(5)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