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芻議伊斯蘭生態文化的啟示(1 / 2)

芻議伊斯蘭生態文化的啟示

運動與健康

作者:張燕軍

本文係陝西省教育廳科研項目《民族國家構建與中東國家政治穩定研究》(編號14JK1787);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現代民族國家構建與中東國家政治穩定研究》(編號2013M532013)階段性成果;鹹陽師範學院“青藍人才”專項基金資助(XSYQL201504)

【摘 要】 文章簡介了伊斯蘭生態文化產生的地理環境,闡述了伊斯蘭生態文化思想:注重節儉、反對浪費的消費觀念;真主是天地萬物的主宰,人受真主委托治理世界;愛護天地萬物;對水的重視。對我們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有著重要借鑒意義:現代化與環境保護應當重視宗教文化的影響和價值,從更深的層麵喚醒人類的環保意識。

【關鍵詞】 伊斯蘭;生態文化;啟示

隨著世界人口的爆炸式增長,人類活動範圍的不斷擴大,現代化的全麵快速發展,地球承載著越來越大的壓力,資源趨於枯竭,環境日益惡化,如果人類繼續對此熟視無睹,我們的發展將難以為繼。因而,弘揚生態文化,推動人類發展沿著可持續道路前進成為一個嚴肅的命題。伊斯蘭文化中包含著豐富的生態理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重要理論支撐。

一、伊斯蘭生態文化產生的地理環境

伊斯蘭教的誕生地阿拉伯半島屬熱帶沙漠地區,氣候異常幹燥,蒸發量很大,降水量稀少,無常年地表河流,這種地貌和氣候使得水顯得十分珍貴,不具備發展農業的條件。伊斯蘭教的一個重要禁忌就與這種地理環境密切相關——即禁食豬肉,其實在伊斯蘭教誕生以前,中東地區就有禁止養豬、禁食豬肉的習慣。作為世界最早的一神教,猶太教就規定不允許教徒食豬肉,《舊約全書》中的《利未記》第十一章中記載:“耶和華對摩西、亞倫說:你們曉諭以色列人說:‘在地上一切走獸中可吃的乃是這些,凡蹄分兩瓣、倒嚼的走獸,你們都可以吃。’……豬因為蹄分兩半,卻不反芻,就與你們不潔淨。這些獸的肉你們不可吃,死的你們不可摸,都與你們不潔淨”。

而伊斯蘭教在形成時,也借鑒了猶太教的教義,《古蘭經》第五章第三節說“禁止你們吃自死物、血液、豬肉,以及誦非真主之名而宰殺的、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野獸吃剩的動物……”;[1]第五章第五節又指出:“今天,準許你們吃一切佳美的食物;曾受天經者的食物,對於你們是合法的,你們的食物,對於他們也是合法的”。禁止養豬、食豬肉的原因,除去豬麵目猙獰、形體肮髒、易攜帶病菌外,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惡劣自然條件導致農業生產條件差,糧食珍貴,而豬與馬、牛、羊所不同,它以糧食為食,和人非常相似。可以說,豬與人爭食是先知禁食豬肉的重要考慮,它也體現了伊斯蘭教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理解,對人的健康和環境問題的重視及深切的人文關懷,也說明伊斯蘭教是一種注重生態和諧的文化。

二、伊斯蘭生態文化思想

伊斯蘭生態文化思想是一個博大精深的體係,體現了對自然的深刻理解,對宇宙力量的敬畏,對教徒的諄諄教誨,將人作為天地萬物的一部分來看待,教導人類必須和環境和諧相處,其主要內容包括:

1、注重節儉、反對浪費的消費觀念

《古蘭經》第七章第31節指出:“你們應當吃,應當喝,但不要過分,真主確是不喜歡過分者的”;第32節又說:“真主為他的臣民而創造的服飾和佳美食物,誰能禁止他們去享受呢?你說:‘那些物品為信道者在今世所共有’”。這種消費觀念體現了對環境、對自然的重視,以真主的名義告誡人類要以謹慎的心態對待萬事萬物,不要把自己視為天地萬物的主宰,不要過分追求奢華。

2、真主是天地萬物的主宰,人受真主委托治理世界

伊斯蘭生態文化認為人類不是萬物的主宰,真主才是真正的造物主,隻有他才有權力處置天地萬物。《古蘭經》第六章第102節指出:“他是萬物的創造者,故你們應當崇拜他,他是萬物的監護者”。先知穆罕默德也告誡穆斯林:“在碧綠美麗的世界上,真主委派你們代管,並且注視著你們的行為。”[2]人類隻是真主的代理人,他沒有隨意處置萬事萬物的權力,他隻能遵循真主的教誨,善待萬事萬物,使世界的發展符合真主的指引,人類可以利用世界、改造世界為己所用,但必須節製自己的欲望,不能貪得無厭,竭澤而漁,破壞真主造物時所定的共處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