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生活平淡如水,十年如一日,外邊的世界卻仍舊紛亂不休,三教大戰曠日持久,有時三教並立,各自劃地而治;有時儒家興盛,統一中原,擁立朝廷,但沒過幾年,就被道佛兩家合力推翻;還有時三教內耗嚴重,同時衰落,魔教乘機南下中原,引得神州陸沉,哀鴻遍野。
亂世之中,人命如芥,不但平民百姓苦不堪言,就是三教中人也是危若朝露,朝不保夕,像無憂城這樣的地方反而成了安居之所。首先是普通百姓逃來這裏躲避戰亂,後來城中傳出謠言,說法界定印對煉氣士的修煉大有裨益,於是三教中人紛紛來此定居,再後來連妖魔鬼怪也認為法界定印有滋陰補陽的作用,效果等同於日月精華,甘冒被城中煉氣士收伏的危險,也要來無憂城分一杯羹。
等到以禹山為首的道門平定了中原,結束了亂世,無憂城早已淪為藏汙納垢之地,三教九流俱全,牛鬼蛇神齊聚。城中各大勢力犬牙交錯,各種不見得光的勾當應運而生。黑店裏下悶棍宰羊牯做香肉包子,賭坊內設局坑人放高利貸,梁上君子盜四出作案,采花大盜偷香竊玉,更有狐妖蠱惑男子吃其心肝,蛇精晝伏夜出吸人精血,直鬧得城中百姓人心惶惶,民不聊生。
直到十年前,江湖中突然冒起了一個大幫派,名為金錢幫,幫中弟子跟無憂城一般,也是龍蛇混雜,既有儒道釋,又有妖魔邪,既有高風亮節之士,也有鼠竊狗偷之徒。當中最為神秘的過於幫主甘十娘,據說除了金錢幫少數人外,從來沒有人見過她的真麵目。外麵傳言說她醜如夜叉,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老太婆,又有人說她美若天仙,是一個如花似玉的少女,還有人說她其實是不男不女的怪物,去到後來,花精樹妖,禁婆狐仙,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金錢幫既以“金錢”為名,自然生財有道,用錢有方。來到無憂城不久,甘十娘就花重金在城中高地買下一處院落,讓幫中改建成店鋪,起名“萬壽堂”,對在宣稱世間一切寶物皆可在店中買到。
萬壽堂剛開張不久,就有個二流子故意耍賴,來到店裏說要買下皇宮裏頭的龍椅。那時萬壽萬壽堂的朝奉不姓張,而是姓趙。趙朝奉聽完二流子的話,想也不想,就一口答應下來,並且向對方索要一萬兩銀定金。那二流子不過是街邊小販,那裏能拿出這麼多錢來,最後事情隻能不了了之。後來又有富人想在在萬壽堂買延年益壽的仙藥,趙朝奉回應道仙藥可買,但要等百年之後才能煉成。那富人已是風燭殘年,行將就木,自然等不到這麼長的時間,最後也隻能敗興而歸。至於其他寶物,萬壽堂倒真能做到有求必應,什麼九龍玉杯、珊瑚寶樹、夜明拱璧、乃至東海的鮫人珠,梧桐穀的鳳毛,翠雲山的麟角,隻要給足定金,少則十日,多則一個月,都能在萬壽堂內買到。
金錢幫表麵上在無憂城做生意,暗地裏在卻用重寶賄賂城內的有頭有麵人物,借此籠絡人心,又在城內暗處廣布眼線,刺殺不安定的滋事分子。等到時機成熟後,萬壽堂貼出禁令,宣布城內杜絕一切違法之事,殺人者須償命,至於jianyin擄掠、傷人盜竊、欠債不還等罪行,則視情節而定,輕者削去一指,罰錢百兩,重者斬去一臂,逐出無憂城。
當時金錢榜已是無憂城第一大勢力,正邪兩道皆廣有人脈,城內雖有不少人心懷不服,卻也不敢公然反對。禁令貼出之前,無憂城是無拘無束的法外之地,盜竊搶掠是家常便飯,殺人放火時有發生,城內百業蕭條,市麵凋零,隻能勉強維持居民的生活。禁令貼出之後,無憂城的麵貌當即煥然一新,少了私鬥仇殺,多了商家店鋪,少了盜竊擄掠,多了畫舫樓船。亭台樓閣憑河而立,裏麵笙歌流宴,鶯語燕聲,盡是活色生香。東西兩市遙遙相對,人來客往,貨如輪轉,日夜無休。
從兩年前開始,金錢幫每月中旬都會在萬壽。買家隻要先付五百兩銀押金,就能在大會上爭購心儀的寶物。
曆來金銀珠寶等貴重物品交易,都是賣家漫天開價,買家落地還錢,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得出買賣雙方都滿意的價格後,再一手交錢一手交物完成交易。如今金錢幫卻讓買家聚在一起,讓他們對喜愛的寶物爭相出價,最後價高者得,實在是別出機杼之舉。
拍賣會上賣出的寶物越貴,金錢幫的名氣越大,慕名而來的富人越來越多,連帶周邊店鋪的生意也興旺起來。不少人認為當初那個二流子若能拿五十萬兩銀出來,說不定真的能在萬壽堂買到龍椅。不過旁人雖已確信金錢幫上下有通天徹地的本領,卻也預料不到萬壽堂有朝一日會公開拍賣道果。
須知道果生於鴻蒙初辟之時,一氣混成,融彙陰陽,攢簇三才,和合四象,囊括五行,卻又無形無相,隱藏於天地萬物之中,修士若是沒有機緣,恐怕一輩子也難得一個,所以萬壽堂要拍賣道果消息一傳來,無憂城附近的修士自然蜂擁而至,這才有了今晚萬壽堂的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