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無憂(3 / 3)

楊起陸雖知金錢幫勢大,但料想無憂城龍蛇混雜,即便自己不出手,也會有人見財起意,鋌而走險,倒不如來個先下手為強。況且事成之後,他人早已回到豐城之中,縱使金錢幫再手眼通天,老頭子再心狠手辣,也奈何不了他。

“一出萬壽堂就動手!若那小孩識趣,肯乖乖交出‘火魄紅蓮’,倒不妨留他一命,若是他不知好歹,哼!”楊起陸說著,雙眼寒光閃爍,橫了一根手指在脖子上比劃了一下,“等‘火魄紅蓮’到手後,我自會向金錢幫的人交代。”說到這裏,看見張朝奉催促修士們出價,忙不迭舉起手,叫道:“四千五百兩!”

有了少主的保證,那老仆答應一聲,自出去安排人手。這一主一仆雖壓低了聲音講話,但附近坐著的都是有道行的修士,聽聲辨音,輕而易舉。聽見這兩人密謀殺人奪寶,不少人都為之齒冷,隻是礙於楊家勢大,才敢怒不敢言。

要知道楊家不僅是豐城豪門大戶,還是有名的玄門世家,自楊起陸這輩對上六代,都有人成為名門正派的弟子,最近的一個,是楊起陸的二叔楊仲來,他七歲那年就被靈寶派的百煉道人相中,收作徒弟。來到這一輩,雖出了楊起陸這樣的不肖子孫,但他的弟弟楊起時卻是百年難遇的天才,論外貌,一表人才;論人品,文質彬彬,豐城百姓有口皆碑;論天賦,出類拔萃,比起他二叔有過之無不及,甚至有人稱他為“赤眉道人第二”,假以時日,必能成為道家的頂尖人物。

楊起陸是楊家長子,自然也曾學道修仙,事實上他的天賦並不算差,算得上中上之姿,但跟楊起時一比,卻又差了一大截。一道尋常咒語,楊起陸要勤學苦練半個月才勉強掌握,楊起時隻需兩三日就能運用自如。在如此出色的弟弟身邊作映襯,楊起陸自然而然對修道之事越發心灰意冷,去到最後終於棄道從商,跟父親學習處理俗務,經營生意,好將來承繼家業。他本來生性乖戾,隻不過修道幾年,將滿身邪火壓了下去。不再修習道法後,他便似脫籠飛鳥,漏網之魚,一下露出了本性,在豐城一帶橫行霸道,胡作非為,抑且楊起陸的媽母親寵愛兒子卻又愛之失道,對兒子從來不加約束,就連楊家的長輩要管教楊起陸,也要受她嗬斥,長此以往,楊起陸越發肆無忌憚,終於成了豐城一大禍害。

楊起陸望著老仆擠出人群,走出大堂門口,心中大定,正打算就此罷手,讓丁瑜買下“火魄紅蓮”了事,轉頭瞥了一眼後方,看見丁瑜仍是麵不改色地舉手應價,心中驀地騰起了恨意,當即改了主意,又舉手出了兩次價,將價錢推高了四百兩,才覺得稍稍解氣。他拿起筷子挾了一紅燒肉吃了,想到這個半路殺出來的小道士即將錢財道果兩空,說不好連性命也搭了上去,頓覺誌得意滿,伸手執壺斟滿了酒杯,仰頭一飲而盡。

丁瑜出價五千兩後,眾人都以為楊起陸這次還會繼續跟進,結果等了一陣,卻聽不見張朝奉應價的聲音,舉目望向台下,看見楊起陸又在飲酒吃肉,臉上一副漫不經心的表情,似乎對“火魄紅蓮”已毫無興趣。坐在遠處的人不知道楊起陸另有企圖,以為這個豐城第一惡少就此認輸,無不幸災樂禍。

張朝奉又拉長聲音將“五千兩”三字叫了三遍,見再沒有人出價,於是高高揚起長鞭,重重擊在地上。這聲爆竹般的脆響,宣告了“火魄紅蓮”已歸丁瑜所有,同時意味著今晚的競拍賣會正式結束。

張朝奉雖知“火魄紅蓮”定能賣出天價,但五千兩黃金的價錢實在出乎他意料之外,他高興得臉上放光,向眾人拜了一揖,說道:“今晚多得各位道爺賞麵,拍賣會才得以順利進行。請各位投得寶物的買主來到台下,自會有人帶你們去做錢貨交割。沒有買到心頭好的各位道爺也不用失望,今晚我們萬壽堂從豐城請來了最好的戲班,給大家演《白蛇傳》,講的是白蛇修煉千年,化成人形,與藥鋪學徒許仙一見鍾情,結為佳偶,卻慘遭和尚棒打鴛鴦的故事,各位道爺若是有空,不妨留下來欣賞。”張朝奉講完,帶著紅玉走下了台。

他剛下台不久,台上便響起密雨敲棚般的鑼鼓聲,十幾個小孩不知從那裏鑽了出來,一個個穿著補丁連綴的猴服,臉上塗滿黃紅皂白的油彩,一直翻筋鬥去到台中心。

這是大戲開始前用來暖場的猴戲,猴子都是由戲班內還未出科的學徒扮成。隻見他們有的縮頸曲爪,有的扒耳抓腮,還有的將戲台當成山穀,攀樹枝,捉蜻蜓,抓虱子,左顧右盼,上竄下跳,當真是猴頭猴腦,活靈活現。可惜修士們大多喜靜不喜鬧,所以未等正戲開始,大部分人已是意興闌珊,紛紛離座而去。

丁瑜氣定神閑,安坐原位,等到人流散去,才慢悠悠地走到台下,那裏早有一個侍女在等他。

那侍女向丁瑜盈盈施禮,輕聲說了一句:“公子請隨我來。”便走在前麵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