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總體上看,【二六】屬於中速節奏,它的速度要快於【原板】,有“字多腔少”的特色。保持【西皮原板】的上、下句基本落音,在劇中常用於敘述、說理、景物描寫和抒發比較快慰、得意的情感。
4.流水
比【西皮二六】更緊湊、更快的板式是【西皮流水】。【西皮流水】可視為【西皮原板】的濃縮板。它的特征是:1/4節拍形式,“有板無眼”,中快速節奏。
【西皮流水】曲調流暢,句間緊湊,敘述性強,適合表現慷慨、激昂的戲劇情緒,在劇中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它板式組合使用。
5.垛板
【西皮垛板】是以垛字句為主體結構的板式,1/4節拍形式,“有板無眼”。它的結構方整、頓挫有力,可穿插在其它板式之中使用。
6.快板
比【西皮流水】和【西皮垛板】節奏更快的板式是【西皮快板】。【西皮快板】節奏急促,唱腔旋律比【西皮流水】更簡化,基本上是一字一音。在開唱形式上與【流水】也有所區別,【快板】比【流水】的開唱鑼鼓多,可以用與【流水】開唱相同的鑼鼓[鳳點頭],也可以用[緊錘]和[三鑼]。
在劇中常常用於矛盾比較尖銳,或人物異常激動,急於表態、急於辯理、和激烈爭論之時。
在傳統京劇唱腔中,【二六】、【流水】、【垛板】和【快板】隻有西皮一種腔調。上述整板類各種板式唱腔的節奏、節拍不同,速度、調式、旋法不同,行當、表情不同,因而它們的表現功能與節奏運用也各不相同。
二、散板類唱腔板式的節奏運用
散板類唱腔是在【原板】唱腔的基礎上,將節奏、節拍自由化,不給予規整地節拍限製,並根據唱詞字數及人物感情要求,句幅作適當的伸縮和變化處理,旋律也有所改變。這類唱腔主要有【散板】和【搖板】兩種類型。
1.散板
【散板】是“無板無眼”自由節奏型的唱腔,【散板】在劇中一般不作為主要核心唱段使用。它的特征是用拆散手法將【原板】的旋律變化成自由節奏的唱腔,保留了【原板】的上、下句落音和唱腔結構等方麵的特點。節拍自由而不鬆散的唱腔和過門,“散拉散唱”,根據劇情節奏可快可慢。
在京劇傳統劇目中,【散板】的表現力有限,但它有著渲染氣氛的特殊功能。同時,【散板】也可與其它板式組合、連接成為一個唱段。
2.搖板
【搖板】是“有板無眼”的音樂伴奏、自由節奏演唱的板式。各行當的【搖板】過門大致相同,唱腔有別,它通常是以“緊拉慢唱”或“緊打慢唱”的形式出現。【搖板】的唱腔結構,上、下句落音與【散板】完全相同。
【搖板】和【散板】兩種板式的根本區別不在於演唱而在於伴奏:【散板】是“散拉散唱”;而【搖板】是“緊拉慢唱”或“緊打慢唱”。二者的演唱都是自由節奏,伴奏【搖板】則是1/4節拍形式,文場要與板擊的節奏同步,奏出與演唱同步的旋律,鼓和胡琴是“緊打緊拉”式的。
【散板】和【搖板】雖然不作為劇中的重點唱段,但它們的用途廣泛,感染力極強,而且張力大。可用於平靜狀態下的一般敘述、對話;也可用於感情激動之時喜悅、歡樂情緒的表達;也可用於悲痛傷感情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