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切實提高會計專業期刊的編輯質量與水平(1 / 2)

切實提高會計專業期刊的編輯質量與水平

讀者·編者·作者

作者:武平

財會類期刊是宣傳黨的財經政策、法規、製度、工作方針,探討財會改革與發展,交流財會工作經驗,研究財會工作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開展會計學術交流,普及財會知識的刊物。財會人員需要通過財會期刊的幫助提高自身的財會理論和實際業務知識,財會期刊也需要廣大財會人員的關心、愛護和積極參與、合作,兩者緊密相關、相互影響。據統計,目前我國公開出版和內部發行的財會刊物不下200種。隻有長期堅持“新、準、活”的特色,切實提高財會類期刊的編輯質量和服務水平,財會期刊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提高刊物質量,作者的素質固然十分重要,但歸根到底,還是要取決於編輯的素質。在編輯活動中,編輯人員是主體,不斷改善自身的職業素質、提高業務水平,是最緊迫、最重要、最經常的任務。在知識經濟時代,編輯能力素養的獲得,不僅僅在於編輯自身知識水平的高低,而且在於編輯能否在工作中不斷根據形勢的變化,汲收新知識,學習新技能,從知識與技能兩方麵來充實自己,盡可能使自己具有超前意識和眼光。這樣,才能在平時的實踐中,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提高獲取和科學處理相關信息的能力

策劃型編輯是一項既要決策又需要設計的工作,而獲取信息是編輯決策的前提。刊物的受眾定位和功能定位、編輯方針的確定、報道選題和報道方式的確定等,都要依賴外部與內部的各方麵信息,因此,編輯工作者必須時刻追逐和科學處理最新的信息,做一個策劃型編輯。

編輯信息主要有:一是社會信息。包括時事信息、經濟信息、文化信息、社會生活信息等。這類信息是傳播的主要內容,它們對報道選題決策最具參考價值。二是行業信息。了解本行業的最新動態,知道同行的想法和行為,避免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和浪費,並能從行業信息中發現新情況新問題,不重蹈複轍。三是來自受眾的信息。受眾作為刊物的服務對象,他們的需要、願望和評價直接影響刊物的發展,隻有全麵、準確、及時地把握受眾的願望和要求,才能有的放矢,使傳播有效的進行。四是刊物內部信息。編輯對刊物的總體策劃和對報道的策劃都需要以刊物自身所具備的基礎和條件為依據,刊物的人才、財力、物力和管理水平、人際關係等都對策劃的可行性形成製約,因此,隻有準確把握刊物的內部變化,才能有效地開發和配置資源,提高策劃的有效性。編輯獲取信息能力的大小取決於編輯的社會活動能力和對客觀變動的靈敏感受,這就要求編輯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做一個有心人,不放過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策劃型的編輯還要具備科學地處理信息的能力。要善於鑒別各類信息的真偽及其價值,從中發現對策劃具有參考意義的內容。如在日常策劃組織報道時,編輯應能鑒別所獲得的信息是否真實、全麵、準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的原貌;鑒別事實是否為讀者所欲求,以及發布信息的時機、時效性是否合適等。編輯不僅要善於獲取和鑒別信息,還要善於將有價值的信息用於策劃。

二、提高預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強烈的超前意識,準確地預測事物發展變化趨勢,切實把握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這是決策的基本功。作為領導者,每時每刻都不可忽視培養和運用超前意識。決策有了超前性,就可避免在工作上走彎路,爭取主動權。編輯在對傳播活動的決策中同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