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文本若幹問題的質疑與討論
文學評論
作者:田俊傑
摘 要:《雷雨》是我國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本話劇中故事情節非常感人,各種人物的性格也是多樣化,目前受到廣大群眾的追捧和喜愛。但是,《雷雨》也並不是完美無瑕的,例如劇中人物的年齡設計、周樸園的三段婚戀、周萍與周蔡漪的畸戀等多個數據存在時間相矛盾的地方。本文主要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有利於讀者更加詳細地了解《雷雨》劇中人物的關係和曲折的人生經曆。
關鍵詞:雷雨;若幹問題;質疑;討論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01
前言:
曹禺《雷雨》發表於《文學季刊》的第三期,開始發布時並沒有引起多大關注,《雷雨》在1935年東京演出後才搬上話劇的舞台,同時引起全國廣泛的關注,轟動全國。《雷雨》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話劇,作者通過利用西方話劇的優勢特點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使得“雷雨”在話劇舞台上展現出奇特的色彩。不管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舞台藝術等方麵都是我國話劇舞台上首屈一指的。但是,《雷雨》也並不是完美無瑕的,本文主要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人物的年齡設計
曹禺《雷雨》中在給人物設定年齡時給出了“魯大海在二十七歲,周萍在二十八歲”,但是讀者細細品讀文本後,就會發現周平應該是31歲左右(於清代末光緒十九年,1893 年出生),魯大海是1894年出生,年齡在30歲左右。文中給出的年齡看似符合實際,其實不然。最後通過各種結論探討劇情矛盾的年份,可以推算出故事發生在1924年。讀者就會把故事情節定格在1924年,同時可以通過《雷雨》來反映當時的時代情況。
二、周樸園的三段婚戀時間有待考證
周樸園的第一段婚戀是他和魯侍萍的婚戀,時間比較明確。在1893年前也就是周樸園和魯侍萍30年前就有了戀愛關係,她們在1892年就有了夫妻之實,卻沒有夫妻之名,之後為周樸園生下2個兒子,直到1894年夜魯侍萍跳河自殺,周樸園和魯侍萍的婚戀得以告終。
周樸園的第二段婚戀是與一個有錢小姐的婚戀,其他們的婚戀時間不好確定,由於《雷雨》對這段描述極少,根據話劇的蛛絲馬跡追蹤到一些線索[1]。文本中提到“魯侍萍”的一身很苦,她離世後周樸園就娶了一位有錢的小姐。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周樸園在他前任妻子死後不久就娶了另外的有錢小姐。這就說明周樸園的第二段婚戀是在1894年之後開始的,文本中隻有極少的文字提到這位有錢小姐,和周樸園結婚之後就沒有任何其他的信息了。文中有提到魯四鳳說:這個房子裏麵之前死過人,有時哭、有時笑的,而且還是屈死的呢”。這句話應該是指那個有錢小姐,因為之前有提到魯侍萍是投河而死的,而劇情中周樸園並不愛這位有錢小姐,周氏家族隻看重了她身後的家世與錢財,從而導致這位有錢小姐鬱鬱而終,屈死在周家。文中有提到周蘩漪說:“哦。兒子你看,十八年了,母親老了嗎?”從這裏可以看出,在十八年前那位有錢小姐就已經離世,那時候時間是1904-1906之間,從而可以確定周樸園的第二段婚姻在1894-1906年左右結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