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書版本鑒定》與《古籍版本學》之對比研究(2 / 2)

李致忠先生在版本編羅列了39個版本名稱並對其下了定義。雖然這有羅列知識點的嫌疑,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對於各種版本概念的掌握仍是大有裨益的。而對於各個時期的版本李致忠先生在鑒定編進行論述。按照各個朝代的版本特點進行版本鑒定。

其次,關於古書版本鑒定

古籍版本學主要有兩個部分組成,一個是版本史;一個是版本鑒定。但是黃永年先生隻注重目鑒版本,但是這種目鑒法並不適用於初學者。仍然需要目鑒法與理攻法相結合。黃永年先生在“怎樣構造體係”中把版本鑒定歸納為:看版本字體、版式、紙張、以及一些特殊的現象。在每個時期的版本論述中對版本鑒定,黃永年先生也是貫徹這幾點。

然而李致忠先生對於版本鑒定的方法歸納提出了十五點方法:依據風格特點初步鑒定版本、依據原書序跋鑒定版本、依據書牌木記鑒定版本、依據後人題跋識語鑒定版本、依據原書刻工鑒定版本、依據書中諱字鑒定版本、依據地理建置沿革鑒定版本、依據機構職官變遷鑒定版本、依據銜名尊稱諡號鑒定版本、依據書名冠詞稱謂鑒定版本、依據卷端上下題名鑒定版本、依據卷數變遷鑒定版本、依據 藏書印記間接鑒定版本、依據著錄鑒定版本、依據原書內容鑒定版本。

李致忠先生這十五點版本鑒定的方法相較於黃永年先生的目鑒法來說更為詳細,係統,合理。正如李誌清先生說的,目鑒法和理攻法都不可偏廢的。目鑒法隻能鑒定個大概,對於需要準確的一個數字或者說要求盡善盡美的學術界來說,目鑒法是遠遠不夠的,對於考訂作者、年代地點,仍然需要回到書本身以及其他文獻共同來進行考訂得出結論。

以上便是筆者對與《古書版本鑒定》與《古籍版本學》的論述,對於兩書的優點缺點,共同點不同點進行了闡述,談了下自己的看法。因為筆者學識有限,論述淺薄,定有許多可商榷之處,且兩位學者都是學界公認的大家,筆者愚鈍,說法定也是有錯,望老師指正。

參考文獻:

[1]時永樂.古籍整理教程[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

[2]李致忠.古書版本鑒定(修訂本) [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7

[3]程千帆.校讎廣義·版本編 [M].濟南:齊魯書社,2007

[4]杜澤遜.文獻學概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9

[5]黃永年.古籍版本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