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提高英語口譯能力的三種訓練方法(1 / 3)

淺談提高英語口譯能力的三種訓練方法

語言研究

作者:林曉秋

摘 要:英語口譯作為當今各高校開設的專業型課程,在全球化視野和跨文化交際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培養高、精、尖的英語口譯人才成為當今社會各高校翻譯碩士課程目標的重中之重。然而,如何有效地提高英語口譯能力卻成為學生們共同的難題,本文針對此種狀況,著重介紹三種提高英語口譯能力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英語口譯;英語口譯能力;訓練方法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2

引言:

英語口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越來越為世人關注,如何提高英語口譯能力更是成為許多專業人士和非專業人士亟待索求的答案。事實上,由於口譯在實際操作中總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加之在學校的課程時數不足等原因,使得一些專業英語口譯學習者在畢業後也很少選擇口譯作為其職業,究其原因,是其不得英語口譯訓練的要領。

梅德明教授在《英語口譯實務》這本書中對口譯作了如下定義: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聽、問、讀到的信息準確而又快速地由一種語言形式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形式,進而達到即時傳遞與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際行為,是現在社會跨文化、跨民族交往的一種基本溝通方式。所以,合格的英語口譯學習者應具備良好的聽力理解力、記憶能力、信息處理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而這幾種能力的提高無外乎是對應以下三種訓練方法,即,良好的聽力和記憶練習,準確而有效的筆記訓練以及充足的跨文化背景知識訓練。

一、 英語口譯與聽力

聽力是口譯的基礎,隻有聽懂了說話人的意思才能進行有效的翻譯。加之英語口譯聽力具有前提性、準確性、一次性、被動性,主動性和艱巨性等特點。這就是說有些信息不容有任何疏漏或更改,而有些信息則需要我們從整體上把握大意,由此,我們口譯學習者既要做到精聽也要做到泛聽。

1 聽力能力的訓練

1) 單句訓練法

單句訓練法對於短期記憶能力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對於口譯初學者來說可以選擇一些語段不長,專業性不強的題材進行訓練,同時要有意識的提醒自己記筆記的意識,以便做到筆記與腦記相結合。其次,要對自己的口譯練習進行錄音,先將聽到的英文轉換成漢語,然後再聽錄音將所聽到的漢語內容相應的譯成英語,最後在做中文和英文的複述各一遍再進行翻譯。這種CECE,即逆向訓練法,對於此種情形下的口譯能力的提高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

2) 語段,語篇訓練法

語段、語篇訓練法,即對整個語段和語篇的聽力練習方法。這是對單據訓練方法的自然過渡階段,也是最終結果。語段練習需要我們具有整合思維。這階段的練習材料可以選擇VOA、BBC或CNN短篇訓練,通過記筆記進而過渡到篇章訓練階段,在這裏我們可以選擇CCTV英文頻道裏的長篇新聞報道VOA-Standard或TED演講素材作為練習資料。由於這類素材的信息量大而雜,語速快,加之演講或報道者的口音,這就要求我們要在短時間內理順各種邏輯關係、做筆記、查生詞並作辨音練習。

以上兩種方法可謂是對精聽的訓練。至於泛聽,它可涉獵對美劇、英劇、美文賞析、英文歌曲等日常生活中不需要集中大量精力進行英語聽力提高的練習,實際上,這些泛聽形式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我們的英語聽力能力的,所以其訓練仍不容輕視。

二、英語口譯與筆記

口譯筆記是譯員在發言人講話時所作的記錄,用以緩解大腦記憶負擔,起著提示合計或短時記憶的作用,有助於提高傳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口譯筆記不同與課堂筆記,也不同於會議速記,不需要記下發言人講的每個字,隻需要再現大腦中的短時記憶框架。而短時記憶的框架主要由關鍵詞和邏輯線所構成,因此口譯筆記記錄的應該是關鍵詞和邏輯線索。

筆記訓練法

1. 一些口譯符號的使用在口譯過程中既方便又簡潔,而一些約定俗成的縮略語和符號,口譯學學習者可以熟記並加以練習,從而提高口譯效率。常見的一些口譯筆記符號有以下幾項:

1.1 數學符號:

+ 表“多”,“加上”,“更多”,“此外”(more, plus, in addition to)

- 表 “少”,“減去”,“不足”,“缺少”(less, minus, lack, in short of )

>; >; 表“大得多得多”(much more than/much larger than)

<; <; 表“小的多得多”(much less/smaller/fewer t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