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蓬萊水城(2 / 2)

水城設有兩座城門,北為水門,通海,供船艦出入。南為磚券門,立磚券頂,兩券兩伏。此門通陸地,供車馬行人之用。城內為駐兵營地與署衙。

水城北門口外東北水麵開闊,沒有突出1水麵的屏障,為防止來自東北方向風浪對港區的襲擊,特在水門口外建有一道防波堤。此堤沿東炮台向北伸出,南北長約三十丈,東西寬約五丈,高約七尺,係用巨石堆積而成,漲潮時幾乎淹沒,退潮時部分露出海麵,達到消波目的,同時阻擋了隨潮泥沙擁入港內。

當地海防衛所的管理很是鬆懈,毫無當年抗倭時的緊張氣氛。朱由校大略地看了一遍海港裏的戰船。軍港裏有不少沙船,沙船是一種遇沙不易擱淺的大型平底帆船,近海航行方麵性能優越,破浪能力差不能進行遠洋航行。除了沙船以外,福船比較多。福船的外形是首部尖,尾部寬,兩頭上1翹,首尾高昂。它的兩舷向外拱,兩側有護板。福船有高昂首部,又有堅強的衝擊裝置,吃水又深,可達到四米,適合於作為戰船。

朱由校在衛所沒有看到任何正在操練武藝或戰船的士卒,都是在忙自己的私事。在隔海相望的遼東那邊,戰火的陰影覆蓋著遼闊的大地。這裏作為一個軍事堡壘,卻毫無應對大敵的緊張氣氛。天子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出了軍港,帶著護衛去巡察附近的漁村。

在不遠處的小漁村,有好些漁民正在撈海貨上岸。這些漁民身形魁梧,最令朱由校印象深刻就是一位上了年紀的老漁民,像棵蒼勁的鬆樹那樣挺拔,但他的腦袋仿佛在滾水中燒煉過,麵部的肌肉扭曲,皮膚褶皺,給他添上了幾分粗獷的氣息。

據說,這位老漁民當年在水下,突然被一條大魚吞進肚裏。他用刀剮開魚肚鑽出1水麵,但兩隻耳朵在魚肚裏化掉了,麵孔也就模糊了。可是,他在漁民中間,這張麵孔卻給他增添了光彩,使他在這彎彎曲曲的海岸線上享有盛名。

朱由校的前世是在海濱城市長大的,管撈海貨的漁民叫海碰子。海碰子憑著一口氣量潛進深深的水下,在那靜靜的藍色世界裏,在那刀鋒箭鏃般的暗礁叢中,遊魚一樣鑽來竄去,捕捉價值昂貴的海產品,享受著迷人的獵獲趣味。

但這畢竟是憑一口氣量,因為,死神緊緊地盤踞在喉頭。稍不慎尖削的牡蠣殼會輕易地劃開皮肉,漫舞的海藻會無情地纏住身軀,狹窄的礁洞會突然截住出路,還有刺骨的、湍急的暗流、冷流、底流,會把人突然在水下凍僵、衝昏,拖向大洋深處。這一切,全憑著一口氣量去對付,去周旋,去撞擊。海碰子也許是將生命拋進浪濤裏碰大運吧。

朱由校想起前世自己的童年時代,他想起自己的故鄉也有著這樣一群勇敢勤勞的漁民,有些觸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