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在河道總督府衙睡了一覺,起來時已經是天光大亮。他不喜歡衙門的夥食,皇上帶著十幾個護衛出門去吃濟寧有名的小吃胡椒辣湯,順便打聽一下河道總督左光鬥在此地的官聲如何。
皇上派了新加入錦衣衛的成員鐵冰之、鐵媚父女分別去飯館裏打探左光鬥的情報,他自己也到鬧市裏去詢問,得到的結果非常一致。左光鬥是一位非常清廉和勤勉的官員,來了濟寧隻參加了一次當地下官對新上司的接風洗塵,然後就一心投入到治河工作中去,沒有參加過餘外的應酬。不過也有些大腹便便的財主和官僚表示左大人太不懂人情世故,悶頭做事在官場是行不通,走不長遠的。一些小老百姓也跟著這麼講。
聽到普遍積極的民間反應,朱由校覺得很高興,這說明皇帝沒有選錯人。至於,對清廉有些異議隻能說明朝廷的氛圍太糟糕了,如果像洪武年間那樣的官場氛圍,清廉是一種常態,左光鬥一定會被認可。可是如今,貪汙是一種常態,做官清廉為百姓做好事幹實事卻容易遭大多數官僚記恨。更可氣的是,還有好多傻乎乎的老百姓就被虛偽的士大夫忽悠住了,堅定不移地認為貪官是幹實事的料。這樣的現象完全是反映了世風日下,道德淪喪。
天子在外麵吃了午飯回府衙,左光鬥還沒有回來,朱由校睡了半個時辰的午覺。睡醒之後,沒有事做,朱由校就讓小吏給他拿一些濟寧府治水材料的複印本,他要好好地研究一下以前的治水經驗,不要大腦一片空白的詢問左光鬥,考察治河常識對左大人來說太輕鬆了。
治水的曆史材料,皇帝看了大約有半個時辰,隻聽得外麵總督府大門敞開的聲音,外出監督河政的左光鬥回來了,不光他回來了,回來時左光鬥還緊緊拉著一位中年人的手,臉上是遮不住的喜悅表情,他們快步疾馳回到府衙,身後還跟了一個身形健碩的青年。
皇帝坐在總督府會客的大堂主座上,他悠哉地品著茶,對風塵仆仆剛進門的左光鬥等人說:“左愛卿,還記得朕躬嗎?”
左光鬥先是一愣,然後急忙跪在地下行禮,說道:“微臣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其餘的官員閑雜人等也都傻了,反應過來以後,也跟總督大人一起跪拜眼前的這個年輕人,說道“萬歲”。
“你們都起來吧,朕出宮在外,不必那麼多禮數,大家放鬆一點。”
“陛下,禮數萬萬不可缺。陛下出行應該由天子親軍護送,隊伍應該按照鹵簿儀仗來設置,為何皇上要白龍魚服,以身犯險呢!天子萬一遇到危險,吾等臣子如何保衛大明的江山社稷。”左光鬥很嚴肅地講道理。
“左愛卿,現在國庫緊張,那麼大的儀仗隊伍要花費多少銀兩啊!如果是坐在浩蕩的隊伍中受人保護,朕又如何體會民間疾苦呢!我在老百姓的嘴裏麵,聽到你左光鬥清廉勤勉,親自抓修築河堤治水,朕要好好嘉獎你。”
“謝陛下,微臣做得還不夠,不值得嘉獎。”
“左愛卿,你身邊的那兩個布衣是誰啊?你為何帶他們來總督府啊?”朱由校看到左光鬥身後有兩個穿著樸素布衣的老百姓,這間屋子裏錦衣衛和太監,皇帝都讓他們換上了朝廷和大內的製服。兩個布衣在大堂裏中很是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