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地理學家(2 / 2)

這兩個布衣,一老一少。老的那個看麵相大約四十幾歲,身材瘦削,麵孔發紅,留著一撮山羊胡子,不像市井中的追名逐利之人,倒像是一位純樸古拙之人。少的那個人,說他是青年,他臉上稚氣未脫,說他是少年,他身材又太高大魁梧。這個小青年身挎一副大弓,腰細膀闊,手指粗1壯有力,一看就是習武多年的練家子。眼睛炯炯有神,眉宇之間一股浩然英雄氣,皇帝也不由得欣賞讚歎。

“回陛下,這位先生是我在修河堤時遇見的一位高人,這個孩子是他家鄰居的兒子。”

“左愛卿,這位高人,你是怎麼遇見的?”

“回陛下,微臣在修河堤時,這位先生正在觀察黃河的流動。我就覺得好奇問了他幾句黃河的事,結果微臣一下子就被他關於治水的真知灼見震撼住了。”

“哦,這麼厲害,那這位高人,你叫什麼名字啊?家在何處啊?”皇帝問向那位身著布衣的中年人。

“回陛下,草民叫徐弘祖,朋友們都管我叫徐霞客。草民家在南直隸江陰,家中還有一位老母親在世。”徐霞客回話的時候,不敢仰麵視君,如果他抬頭,他就能看見皇帝驚訝的張開了嘴巴,久久不能合上。

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三十年考察撰成的六十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是一部以日記體為主的中國地理名著。徐霞客一生誌在四方,足跡遍及今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處,探幽尋秘,並記有遊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

“那朕就叫你徐霞客了,你平常都做些什麼事?”

“回陛下,草民平常喜歡寄情山水,探詢名山大川的奧秘,一生所願就是在遊遍全國名山大川、海隅邊緣。草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日記,希望能對後人有所幫助。”聽完這番話,皇帝確定了徐霞客就是曆史上的那個旅行奇人。

中國古代著名的旅行家不少,但他們多係朝廷派遣,有國家資助;或為求法朝山,出於宗教的需要;也有的經商,為了追求高額利潤,甘冒“蠻煙瘴雨”。徐霞客出於對祖國山河強烈的熱愛,以地理研究為己任,沒有政治和宗教的目的,畢生從事旅遊考察,他是我國古代難得的專業旅行家。

由於沒有得到朝廷資助,徐霞客的旅遊條件特別艱苦。在江南各省以坐船為主,在廣西亦間騎馬或乘滑竿,在雲南、貴州山嶺重疊條件最艱苦的地區,幾乎全是步行。他住破屋頂寒風,臥石洞受蚊叮蟲咬,甚至在人跡罕至的森林裏風餐露宿。他跋山涉水,求源探尾,日夜兼程,踏泥濘,下溶洞,滑陡坡,跌深潭。

艱苦生活絲毫沒有動搖徐霞客的意誌,從二十二歲踏上旅途,遊程越來越遠,觀察的內容也越加豐富。朱由校最敬佩這樣有理想的人,他急忙叫錦衣衛準備大宴款待徐霞客,左光鬥等人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