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了徐霞客的治河見解以後,他認識到:河道的敝壞已經達到極點,進行全麵大修已是刻不容緩的事情。隻有將黃、淮、運三者看作一盤棋,進行綜合治理,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河道弊病。
吃完筵席以後,朱由校留著左光鬥、徐霞客等人繼續討論問題。皇上直接開門見山的發出請求:“徐霞客先生,朕希望您能入朝為官,徹底解決水患。朕希望您能為朕分憂,為朝廷效力,為天下百姓生計努力。”
皇帝的請求,內心十分驚訝。徐霞客生於萬曆十四年,到現在他其實隻有三十五歲的年紀。也許是因為旅途勞累、風吹雨打的緣故,他的麵相比同齡人要蒼老一些,但因為長期鍛煉身體,他的體魄要比同齡人敏捷許多,正是大幹一番事業的好歲數。
十五歲時,徐霞客應過一回童子試,未取得秀才資格,沒有功名,還算不得讀書人,那時他就斷了仕途的念想。他的父母非常通情達理,見兒子無意功名,也不再勉強,就鼓勵他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成年後,徐霞客離開家裏,過上了“大丈夫當朝碧海而暮蒼梧”的生活。今日,徐霞客有了進入仕途的機會,他卻覺得有些無所適從。雖然他跟皇帝講了一大套地理學的知識,但這並不代表他想成為大明官員,說實話,他已經過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願意為皇權所束縛,他試圖婉拒皇上的好意:
“回陛下,草民沒有功名,連秀才都不是。平日裏草民隻是閑雲野鶴之人,進入官場,恐怕不能勝任職位,不能完成陛下的囑托,會辜負陛下的信任。”
“自古偉丈夫烈英雄沒有功名的人多得是!大英雄患在事業不立,餘事都不足道。先生雖然沒有功名,但對地學的認知上,幾百個科舉進士綁在一起也比不過一個徐霞客。”朱由校用讚歎否決了徐霞客的婉拒。
“陛下,草民沒有那麼高的誌向,草民隻是想做一個雲遊四海之人。”徐霞客說出這話的時候,就後悔了。不應該拒絕皇上,他也不知道他哪來的勇氣說不。他抬頭望望,皇帝並沒有生氣,隻是在沉思。
“朕明白了,你想把所有時間都用在遠遊天下山水。可是你已經去了那麼多的地方,朕相信你也看到了現在世道不太平,一個不太平的世道如何能放心遠遊呢?三年,朕就需要你效力三年,三年一到,不管水患解沒解決,你都可以繼續你的旅程,朕絕不攔著。希望你能答應朕的請求。”說完,朱由校一直注視著徐霞客的眼睛。
“草民願意為皇上效勞,解決黃河水患。”徐霞客也知道不能再拒絕了,再拒絕就要掉腦袋了。
“好,隻要你認真做事,協助左光鬥整頓好河防,三年一到,你可以選擇繼續待在朝廷做事也可以巡遊天下,朕說話算數。你出門在外花銷巨大,朕還要給你提供一些銀兩上的資助。”
“謝陛下,草民謹遵聖喻。”
“徐霞客,你家裏還有親人麼?”
“回陛下,家中的老娘還健在。”
“朕會派人把你1娘接到京城照料,朕會把她當做家裏的老人來照顧。這樣你即使後來遠遊的時候,也不必擔心家裏的安危。”
“謝陛下,陛下皇恩浩蕩,讓草民感激涕零。”徐霞客跪在地上謝恩。
“好了,起來吧徐霞客,不要在自稱草民了,你現在是我大明朝廷的官員了。”
“是,陛下。微臣知道了。”
朱由校很高興,他今天收獲一位民間的人傑。這樣的人傑真是可遇不可求啊!不過畢竟徐霞客沒有在官場上待過,朱由校把他安排給河道總督左光鬥當副手,協助左光鬥辦公。隨後皇上詢問左光鬥這些天在忙什麼,有沒有什麼要緊事需要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