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草民願意從軍報國,隻是家中父母健在。所以我還有些顧慮。”
“這個你不必擔心,朕會派人將你的父母接到京城,給他們一個舒適而體麵的生活。”
“謝陛下,草民願意為我大明天下征戰沙場、馬革裹屍。”
皇帝微微一笑,感歎自己真是撿到寶了。他讓曹化淳緊急安排回京城的快船。天子在濟寧城多呆了一天,在這一天裏他與徐霞客暢談天下大勢。徐霞客提醒皇帝,他去過貴州探訪當地的山水,他發現貴州土司心存不軌,想反抗明朝廷的統治。
徐霞客還去過陝西西安府登太和山,他說道當地的百姓生活極為艱難,說到具體情形竟潸然淚下。朱由校也很受觸動,了解了不少民情。
暢談過後,朱由校讓徐霞客留在濟寧協助左光鬥治河,他派一隊錦衣衛去接徐霞客和閻應元的父母進京城。皇上自己和閻應元以及護衛們乘快船走運河回京城,在聊城,朱由校想起在濟南有兩艘禦船,上麵還裝著不少財物,他讓錦衣衛千戶王陽武去召回那兩艘船,皇上毫不停歇準備回朝執政。
出來的時間很長,主要是微服私訪花了不少時間,回去的速度就非常快,朱由校乘快船沒有幾天的功夫就回到了京城。
紫禁城的文華殿裏,孫承宗正在長籲短歎,歎氣的原因是最近內閣收到的奏章十封裏有八封是在彈劾當今的內閣首輔。彈劾的內容非常激烈,不少官員指責孫承宗任意擴軍、招兵買馬,安排心腹擔任京軍要職,無故屠戮過往行商,是當今的王莽、曹操和司馬懿。孫承宗在內閣根本就待不住了,隻好跑到文華殿避避風頭。
這些彈劾奏章都是東林黨和與晉商交好的一部分官員寫的,不僅如此他們還到處散播首輔大人要造反當皇上的謠言。東林黨有三個人反對這樣做,他們是楊漣、劉一燝和黃尊素。楊漣認為查無實據,不可造謠誹謗;劉一燝認為現在國家大局穩定,雖然皇帝經常不走尋常路,幹出一些脫線的事,但目前來講維穩是最好的;黃尊素認為皇帝極度信任孫承宗,彈劾他沒有成功的希望。
禮部尚書袁可立在文華殿也有自己的書房,他知道內閣首輔最近這些天非常不好過。他來安慰孫承宗,說皇上慧眼如炬,不會冤枉自己的重臣。內閣首輔擺擺手,苦笑道:
“禮卿,你不必安慰我了。三人成虎啊,假的也變成真的了,我孫承宗隻能等皇上回來秉政,我寫辭官的奏章才能證明我的清白。禮卿,你才華橫溢、見識深遠,我會在辭官前舉薦你為內閣首輔。”
“稚繩,你說的這是什麼話,我袁可立不是落井下石的小人,皇帝回來,我會為你辯解講清事實的。”
“沒辦法,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嗎,誰都有辭官的那一天!”孫承宗說完就癱坐在椅子上。
“誰要辭官啊,大明首輔要是辭官,朕的朝廷還怎麼管啊!”一個響亮爽朗而又熟悉的聲音在帝師耳旁響起。朱由校風風火火的邁進文華殿的裏門,來到兩位社稷之臣的麵前。
大明天子回到了紫禁城,回到了權力的中心執掌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