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看完彈劾孫承宗的奏章以後,心中一團怒火在燃燒。內閣首輔在皇帝微服私訪期間做的這些事,都是在事先征得朱由校同意的。有很多事情是朱由校交給樞輔的任務,比如說招募新兵,加強訓練,擴充軍備,嚴防國內奸商走私物資給後金。而今孫首輔的這些功勞卻變成了他謀反的罪狀。不過看到這些奏章,朱由校也確實覺得在明朝的政治體係下,內閣首輔抓軍權確實有些敏感,盡管是皇帝授權。
麵對著這個尷尬的局麵,朱由校先是安慰孫承宗:“先生,最近辛苦了。朕出巡山東這三個多月,你管理朝政管得很好,天下安穩,這是一份功勞。”
“回陛下,臣沒有功勞,臣隻是謹遵聖喻而已。臣年老體弱,希望陛下能準許我辭官回鄉。”
“先生不要受那些卑鄙官僚的影響,不要輕易退縮。你明明知道,朕需要你的輔佐,朕怎麼可能讓你辭官呢。”
“臣麵對他們的指責,百口難辯,何況臣隻有一張嘴。”
皇帝翻看了幾份奏章,他發現有已知的東林黨人的姓名。朱由校覺察到這可能是黨爭的開始,東林黨內部有人想借此升官發財,這個事情要好好調查,說不定能揪出一條大魚。為了慎重起見,他詢問孫承宗對此事的看法。
“先生,你希望朕如何處理這些惡意誹謗的朝臣?”
“回稟陛下,臣以為真的對他們進行嚴厲處置的話,會阻塞言路。如果陛下還想重用臣的話,聖上可以寫一道詔書說明臣在皇上外出之時執政沒有過錯,這樣臣就心滿意足了。”
“如此輕易地饒過這些偽君子,太委屈先生了?”
“陛下言重了,受不了委屈還當什麼內閣首輔。”
“行,目前就這樣辦吧,不過這些居心叵測的亂臣,朕是不會放過他們的。先叫司禮監的王安緊急發一道詔書,說朕巡遊完畢,現在已回到紫禁城。然後禮部尚書袁可立,你寫一份票擬說明孫承宗這幾個月的功績,在傍晚之前送到司禮監蓋章發出去。”
“是,陛下。微臣一定如實表彰樞輔的任勞任怨。”袁可立應聲答道。
“你們都退下去做事吧,朕旅途勞累,要休息一下。”
“是,陛下,臣告退。”二人應聲答道。
孫承宗和袁可立退下以後,皇上回到乾清宮休息。朱由校先是在宮人的伺候下,沐浴洗去一身的辛苦與疲憊。朱由校靠在澡桶的邊緣上,慢慢回憶起微服私訪時發現的問題。皇帝不是不知道做事,他是要做的事情太多,但又不可能一次性做完,朱由校準備分出個輕重緩急依次來做。
在皇上深思國事的時候,在皇帝返京的同一天,雄偉壯麗的北京城來了兩位官員,他們年齡不同,官職不同,但他們都是有政治抱負的人物,他們都希望出人頭地,在官場上更上一層樓。
年紀較大的這位官員來自浙江烏程,他叫溫體仁,是萬曆二十六年的進士。溫體仁本來是南京的官員,他是詹事府少詹事,職責是掌南京翰林院事。但因為即位僅僅一年,皇帝就以貪汙罪名處死不少官員,京城出現了官員短缺一時供應不上,就從南京調官員來北京,溫體仁就是這其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