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這些沒有差事的無名白找了一份活路,這也算是一份善德。”
“這都是皇上的恩德,老奴哪敢貪天之功。”說完,魏忠賢繼續伺候萬歲爺用膳。
朱由校用完午膳以後,移駕到乾清宮暖閣辦公。皇上在這裏召見了司禮監秉筆太監劉若愚和錦衣衛指揮使駱思恭,他將彈劾孫承宗的奏章交給劉若愚,皇帝下令駱思恭協助劉若愚調查寫彈劾奏章的每一位官員,要調查清楚他們的籍貫、家庭背景和人際關係。調查完畢以後,盡快向皇帝彙報。兩人領命退下去調查。
天子依舊待在暖閣裏,他把微服私訪的心得整理在紙上。朱由校先把問題寫出來,然後再加以分類,比如說土地問題、吏治問題、海貿問題、私鹽問題等等。寫了整整一個下午,到了傍晚,禮部尚書袁可立把寫他的關於為內閣首輔辯解的奏章送給皇上審核,主要內容就是論述了內閣首輔在得到聖上授權以後,對朝政的管理沒有絲毫的問題,論證了孫承宗謀反一事純粹是子虛烏有。朱由校看完以後蓋上他的大印,作為詔書發布出去。
晚上,朱由校到坤寧宮和皇後張嫣一起用膳,為了慶祝巡遊歸來,特地準備了九道菜的大宴。皇帝當政以來,厲行節約,每頓飯隻是四菜一湯,九道菜已經可以說是大宴了。九道菜擺在席上,異香馥鬱,菜品新鮮。
小皇後張嫣今天上午就知道皇帝回宮了,這兩個多月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她真的害怕皇上一去不回。然而皇上一回來就忙著國事連後宮的門也沒邁進一步,張嫣到了晚膳才與朱由校見麵。帝後二人對麵而坐。張嫣鼓起勇氣把她的想法跟皇上講:
“皇上,您可否記得正德皇帝下江南的事?”
“正德皇帝下江南發生什麼事了?”
“下江南回來時,在淮安的清江浦,正德皇帝在運河西岸的積水池泛舟。正當興高采烈的時候,不料船翻了個底朝天,這位大明天子竟然落水,左右侍臣一齊爭搶入水救護,七手八腳好不容易把正德皇帝撈上岸。受到冷水的刺激和落水的驚嚇,正德皇帝就此染病,身體一蹶不振,直至病死。”
“皇後對朕有什麼看法,直說就好了,不必拐彎抹角的。”
“臣妾不敢,臣妾隻是擔心皇上的安危,希望皇上以史為鑒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朕知道微服私訪確實有些風險,但是這朕作為一位君王的決定,是為我大明江山的長治久安。皇後應該理解,而不是幹預。”
“臣妾知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