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小別之歡(2 / 2)

看著這整齊劃一、威武雄壯的隊伍,天啟皇帝心中充滿了豪氣,在秋日的陽光下,他的臉色脹得緋紅。朱由校對身邊侍立的孫承宗講道:“先生真是大才,短短的時間就能將京營訓練的脫胎換骨。”

“這都是陛下創造的良好局麵,才有了京軍戰力的大幅度提升,臣孫承宗不敢貪天之功為己有。”

陣法演練完畢,軍士們有條不紊地解散休息。朱由校將京營的主要負責人召集在一起,他提出了一些問題,問他們為何要組建車營,還有騎兵部隊的數量太少,如何解決?

車營是戚繼光防禦北疆時代的重要軍種,作為戚繼光高徒的沈有容很想回答,但他笨嘴拙舌沒想好如何回應。孫承宗本來想把這個機會讓給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來回答,見他遲遲不語,孫承宗就自己解釋車營的奧妙:

“漢代大將軍衛青打仗使用武剛車,主要是用來圍成營陣。用營陣自己環衛自己,好像僅僅是作為守禦的一種方法,但它卻是衛青兵鋒所至皆有戰功的原因所在。要知道,出戰、守禦本來是為了同一個目的,沒有隻能守禦而不能出戰的。現在車營可以起到的作用遠超漢代,車營作為營壁,可以充分發揮火器的作用,對進犯的敵騎可以以長治短;運用車營與敵人作戰,敵人無法四處剽掠;用車扼險敵人則難以逾越。”

“我們大明現在最大的敵人是後金八旗軍,他們的騎兵戰法是以快速迅猛而著稱,一擊不中,他們可以快速遁逃。我大明火器的確厲害,但是火器如何能輪番射擊終日不停?如果處理不好,快速移動的敵騎兵就會逼近車營,搗毀車廂,打散陣營。對於這一點,朕甚為憂慮?”

“回陛下,剛才的陣法演練就是臣的回答。克敵製勝需要車兵、步兵和騎兵,並相互配合使用。防禦敵騎用車,保衛戰車用步;車以步兵為用,步兵以有戰車防衛而加強;騎兵則乘勢出奇製勝。這種車步騎營,一則可以束部伍,二則可以為營壁,三則可以代甲胄,形成有足之城,不秣之馬。行則為陣,止則為營,以車為正,以騎為奇,進可攻,退可守步騎迭用,出奇無窮。”

“朕明白了,車步騎營要想能成為真正能攻能守的好營陣,關鍵是訓練。你們的訓練成果朕看到了,說實話還不錯。但是這樣的戰鬥集體,對於將領來說,指揮起來非常複雜。就比如說,車營中的騎兵何時出車殺敵?出擊早了,敵騎未到,容易受敵弓箭殺傷。出擊晚了,敵騎逃遠了,即使能追上,敵人也有重整旗鼓的機會,與其作戰同樣不利。戰鬥時形勢瞬息變化,掌握時機是最重要的。”

“陛下真是有真知灼見,臣願加緊練習,早日為聖上掃清東虜。”孫承宗說道。

“朕隻是點出了這個問題,具體的事務還要你們文官武將們多多費心。朕剛才還有一個問題,為什麼不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部隊?”

“回陛下,沒有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