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本會計的創新型項目課程研究(1 / 2)

成本會計的創新型項目課程研究

會計審計

作者:於小梅

摘 要: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對學生的專業素質的培養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在教學過程發現當前的成本會計教學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式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於學生較快的適應工作崗位,對其進行創新設置已刻不容緩。

關鍵詞:核心課程;局限性;創新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激勵,企業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產品成本的競爭。而當前人員工資、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成本管理日益重要,這要求會計人員要參與企業的管理,進行成本管理和控製,而不僅僅對產品成本進行核算。而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核心專業課程,其內容設置已呈現出一定的局限性,無法滿足企業進行成本管理和控製的需求,有必要對成本會計內容進行創新。

一、成本會計存在的局限性

(一)成本會計過分注重成本核算而輕成本管理。當前成本會計課程主要為成本與費用的分配和核算、產品成本計算方法選擇等內容,其最終的目標為將成本與費用進行分配,核算出產品成本。當前,企業間競爭日益激勵,成本飛速上漲,通過成本管理以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成本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會計人員應參與企業成本管理過程,樹立成本控製的理念,參與企業管理,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數據作為決策依據。

(二)課程內容與現實部分脫節,不利於學生快速進入角色。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具有較強的係統性、邏輯性和實踐性,傳授成本核算和管理的必要原理和方法,注重對學生成本核算方法,從而對學生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培育有重要的影響。當前,成本會計課程以課堂傳授必要理論、方法為主,結合校內實習進行強化,成本會計的計算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企業的現實生產情況,由於產品成本作為企業核心商業秘密無法進行企業實踐,成本會計內容與現實存在脫節現象,從而導致學生從事成本會計工作時無法快速上崗,必須由師傅幫帶中學習。如:根據企業生產的特點和管理要求決定成本計算方法是采用品種法、分批法還是分步法,但現實中,由於企業采用工藝的不同,成本計算方法選擇難度較大;部分企業作業成本法的應用等,成本會計與現實脫節較大,不利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三)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消弱了成本會計的作用。成本會計以手工模式,將各項成本和費用進行分配和歸集,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核算工作,從而傳授成本核算的方法。近年來,會計電算化特別是ERP係統的日益普及,將傳統手工模式大量核算工作中解放出來,成本會計人員僅需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從係統中選擇計算方法即可,計算機自動完成成本核算的過程,從而使得成本核算過程日益簡單,無需花費大量時間時行核算,幫助企業成本會計人員從大量的核算中解放出來,增強員工的成本意識、成本控製,簡化會計工作。

(四)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內容存在重合現象,不利於學生的統籌運用。我國會計分為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三大分支,成本會計注重成本核算,而將成本管理的大部分內容放入管理會計中,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分離,使得學生學習兩門課:一方麵無法統籌運用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知識,由於學生知識運用和領悟力的不同,能夠柔和兩部分的內容的學生較少,需要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後才能學習統籌運用,導致學生所學知識與實踐脫節,降低了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另一方麵,導致學生樹立注重核算而輕管理地的思想,忽視成本會計參與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