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基於譜學技術鑒別4種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材(3 / 3)

3 討論

3.1 評價NIR和DSC法對4種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材的快速鑒別能力 首先,采用NIR法對4種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材進行譜學特征研究,並對其一維圖譜和二階導數圖譜進行係統分析,可以成功鑒別4種藥材。在NIR一維譜中,4 250~4 400,5 650~5 800 cm-1四者存在差異,在NIR二階導數譜中,4 100~4 400,4 401~4 900,5 400~5 800 cm-1四者呈現顯著差異。可見,二階導數譜有助於提高分辨率、增強譜圖的特征性、增大信息量,更好地分辨一維圖譜中的重疊峰,使實驗結果更加客觀、準確。近紅外二階導數光譜分析技術具有指紋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在蒙藥材鑒定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DSC法利用同一物質具有相同的特征熱譜圖,而不同物質具有不同的特征熱譜圖,即有各自的拓撲圖形和熱量變化最高峰值,以實現物質的定性鑒別。通過對4種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材進行DSC法研究,對DSC曲線中吸、放熱峰的峰頂溫度和拓撲圖形進行分析,表明4種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材存在一定差異,揭示其在化學成分、含量、理化性質等方麵必然存在差異,這也是其具有不同的特征熱譜圖的根源所在。因此,可利用不同物種、相同物種真品與偽品、優品與劣品具有不同的熱分析曲線來實現對其鑒別的目的,該法直觀簡便,可為蒙藥鑒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有待進一步研究。

近紅外光譜分析和差示掃描量熱分析不需化學溶劑介入、重複性高,NIR法對試樣測試前後不經破壞,屬於無損傷的儀器分析範疇,對蒙藥材的原態研究具有很好的作用;而DSC法所需試樣微量化,DSC曲線更是易於解析。筆者利用近紅外光譜分析與差示掃描量熱分析2種譜學技術具有製樣簡單、操作方便、測定快速、數據處理簡單、能夠反映藥材整體特性的綜合優勢,實現了對龍膽科4種“地格達”類蒙藥材的快速分析鑒別。2種方法雖同屬於譜學研究範疇,卻又屬於不同原理的方法,該方法的建立,為4種蒙藥材的質量評價提供了可靠依據。

3.2 基於譜學方法對蒙藥材進行定量分析的思考 在采用差示掃量熱法對龍膽科4種“地格達”類蒙藥材進行定性鑒別時,還證明在0.25~2 mg,尖葉假龍膽樣品量分別與不同特征峰焓變值呈現良好線性關係,相關係數介於0.976 1~0.995 8。因此,在以後的工作中,可以考慮應用DSC法開展蒙藥材定量分析的深入研究,從而為蒙藥材的快速定量分析提供新思路。

3.3 利用譜學手段鑒別“地格達”類蒙藥材的意義 新型交叉學科的發展為“地格達”類蒙藥材鑒定的基礎性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首次將譜學技術應用到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材的鑒別研究中,不但實現了傳統蒙醫藥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也為蒙藥的現代化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既繼承了民族醫藥的特色與優勢,又推動了其現代化發展的進程。

傳統蒙藥鑒別手段鑒別“地格達”類蒙藥材存在一定不足,故本文采用譜學技術對“地格達”類同科4種蒙藥材進行鑒別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譜學技術可實現龍膽科4種“地格達”類蒙藥材的高效、準確鑒別。長期以來,蒙藥材基原複雜、品種繁多、流通混亂等原因嚴重製約其應用和發展,譜學分析技術具有簡單高效、實用性強、重複性好、準確度高等特點,可為蒙藥材的正本清源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相信譜學技術必將在蒙藥材鑒定和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蒙藥品種鑒定乃至質量標準研究領域引領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額爾德木圖,高榮,張碩,等. 蒙藥資源持續利用的探討[J]. 內蒙古醫學院學報, 2011,33(3): 222.

[2] 內蒙古衛生廳. 內蒙古蒙成藥標準[S]. 赤峰: 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4:262.

[3] 衛生部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標準·蒙藥分冊[S]. 1998:36.

[4] 李虔全,周立社,郭蘭萍,等.分子生藥學在蒙藥研究中的應用[J]. 中國中藥雜誌,2011,36(19):2615.

[5] 布日額,其其格瑪,東格爾道爾吉.蒙藥地格達的本草考證[J]. 中藥材, 2006,29(1): 80.

[6] 崔占虎,李旻輝,袁慶軍,等. 基於DNA條形碼技術鑒別4種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基原植物[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誌,2012(10):72.

[7] 張春紅, 陳蘇依勒,張娜,等.“地格達類”蒙藥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誌,2013,38(24):4362.

[責任編輯 馬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