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與印刷術,是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利器。
試想一下,戰國大世,百家爭鳴,無數思想碰撞才得以造就泱泱中華千年璀璨,如今陳銳將紙與印刷術控製在手,無疑是將整個文華的源頭掌控。
影響點,這種文明利器一出,諸子百家都要跪舔他,就算有幾個頑固不化,遲早也要俯首,要不然待當秦國刊印官方承認思想,勢必擠壓異類思想,幾世過後,還有什麼存活空間,苟延殘喘罷了。
影響大點,在這個時代十字路口,如今陳銳的每一步決定都將影響後代幾千年,由不得他不慎重。
話回來,陳銳拿出印刷術與紙刊印《韓非子》以對付《呂氏春秋》簡直就是殺雞用牛刀。
春華夏盛,匆匆已過三月。
呂氏府邸。
寬敞氣派的中心大廳中聚滿了人影,顧不得燥熱,紛紛伸著頭望著前方雪白輕薄的物什,上方還有不緊不密的墨跡。
“丞相?”
“丞相?”
侍者加大了聲音,終於將臉色慘白陷入沉思中的呂不韋驚醒。
“這這叫做紙,宮內傳出來的東西。”呂不韋深吸口氣,目光炯炯看著身旁枯槁形容的老朽:“公輸先生,可有把握造出來?”
公輸仇點點頭,沉吟間又搖搖頭:“公輸家擅霸道機關術,這紙倒像是墨家之物。造紙的非我們所長,但丞相耗損人力物力,我們一年間有把握逆推此物出來。”
呂不韋心頭一沉一年時間,黃花菜都涼了。
何況此刻秦國上下朝野滿是白紙所載的《韓非子》,他的《呂氏春秋》地位已經被擠壓的快蕩然無存,別一年,就是在減半,也難以挽救,屆時恐怕秦國雷霆手段將至矣。
在這場秦國意識形態之爭中,他已經失敗。呂不韋心中一歎,揮手令眾多家臣門客退去。
許多人還未散盡,一位家仆急匆匆長報而來,看樣子事態危及,引得許多人目光深思。
牆到猢猻散,自古有之。
“遇大事需有靜氣,何事這麼緊張?”呂不韋喝道。
“呂氏學宮內,李斯卸印而去。”仆人答道。
“我知道。”呂不韋儀容端正回道,對於李斯此人性格他早有預料,這人完完全全就像是他年輕時候的自己,野心勃勃,不甘人下。
“據情報,韓國韓非即將入秦。”
聽聞此消息,呂不韋頓時擰緊眉頭。
韓非——正是這一切幕後的根節所在,若無其《韓非子》,嬴政想在這局中獲勝,非是那麼容易。
而且對於韓非子此人,即便呂不韋也不得不心生敬佩。
因為《呂氏春秋》乃他門人所作,終究非他所作,而同樣冠以自身姓名的《韓非子》卻是韓非一筆一畫著成,起初他心中並不服氣,可得見《韓非子》內容,才知道這是一部並不下《呂氏春秋》的傳世經典,在帝王心術方麵的揣測更是令他脊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