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苦的環境,磨煉了賀龍堅忍不拔的意誌,暫時的失敗,嚇不倒堅強的革命者。賀龍總結了起義失敗的教訓,伺機再次舉行暴動。1916年2月,賀龍派人去四川,請求雲南護國軍總司令蔡鍔派兵到湖南支援。可是,蔡鍔兵力有限,難以派兵入湘。賀龍便下決心要建立一支自己能夠指揮的武裝。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1916年3月下旬,賀龍在桑植縣成立“桑植縣討袁護國軍”,自任討袁軍總指揮。桑植及其周圍幾個縣的許多青年都慕名而來,投奔到賀龍的麾下,隊伍迅速壯大起來。賀龍乘勢擴大影響,率部攻占桑植縣城,趕走縣長,宣布桑植獨立,推動了湘西的護國討袁運動。湘西地區的21個縣,有16個縣宣布獨立。湖南其他地區的情況也大體相同。不久,孫中山派程潛來到湖南,召開全省討袁大會,就任湖南護國軍總司令。賀龍被任命為湘西護國軍左翼第一梯團第二營營長,正式編入護國軍序列。
在各省反袁鬥爭節節勝利的打擊下,袁世凱被迫於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製,並於1916年6月一命嗚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分裂成直、皖、奉等派係,各派係爭權奪利,互相傾軋。當時擔任湖南省督軍的譚延闓,本來是中華革命黨的元老,一直追隨孫中山,然而,此時已經蛻變為一個政客。他設計誘騙賀龍將部隊帶到常德接受改編,指使自己的親信繳了湘西護國軍的槍。賀龍因外出得以脫險,隻帶了3個部下、2支槍返回了洪家關。這是賀龍又一次遭遇挫折。為了拉攏賀龍,譚延闓委任賀龍為湖南省督軍府諮議,還撥出兩隻船交給賀龍,讓他收稅發財。麵對這一名利雙收的差事,賀龍表示:“我拉隊伍為的就是反對苛捐雜稅,打倒貪官汙吏,你們讓我在長沙當官收稅裝進我的口袋,這不是黑起良心害老百姓嗎?”他斷然拒絕了譚延闓的籠絡。接二連三的挫折,軍閥混戰的黑暗現實,使賀龍產生了不少的迷惑和痛苦。他組織隊伍,本意是為了拯救勞苦大眾,可是,清王朝被推翻了,袁世凱歸西了,勞苦大眾的境遇卻絲毫沒有改變。這樣幹革命,又有什麼意義呢?賀龍百思不得其解,可是,又沒有人能夠解決他的困惑。
譚延闓的投機行為,引起中華革命黨人的強烈不滿。湖南的中華革命黨組織成立“正誼社”,以龍璋、覃振為正副社長,會員有林德軒、林伯渠、羅邁等人,他們秘密策劃,準備利用辛亥革命元勳黃興遷葬長沙的機會,反對譚延闓。正商議此事的時候,賀龍前來拜訪林德軒,與革命黨組織取得了聯係。林德軒,湖南石門人,早年留學日本,加入同盟會,他對年輕的賀龍很為賞識。他聽賀龍說,賀龍的姐夫穀績廷已經同他分道揚鑣,改名穀虎時,便建議說:“他改虎,你就改龍嘛!你賀雲卿有雲,雲從龍,風從虎呀!”這個建議,得到了在座的正誼社成員的讚同,從此,他正式改名賀龍。
1917年8月25日至9月1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中華民國軍政府,開展護法活動。湖南革命黨人響應孫中山的號召,決定舉行湘西起義,派遣賀龍返回湘西發動武裝鬥爭。賀龍回到家鄉很快就組建了一支200餘人的隊伍,擔任了湘西護法軍遊擊司令,並與其他護法軍一起,打敗了侵入湖南的北洋軍閥部隊。然後,賀龍率所部隨湘西護法軍總司令張溶川開往常德,準備入鄂援助反對北京政府的武裝,而張溶川卻以會談為名,反將賀龍等人扣押,吞並了賀龍的部隊。賀龍被關押了7天才被釋放。這是賀龍遭受的又一次重大挫折。
賀龍屢屢碰壁,父親賀士道特意趕來,找到賀龍,勸他回鄉務農,圖個平安,再不要在刀尖子上滾打了。賀龍對父親說:“爺爺給您改名叫立堂,是盼望您能立起宗堂。奶奶給我改名叫振家,是盼望我能振興家業。結果呢?您七立八立,揭不開鍋;我七振八振,當了騾子客。後來,我們父子擁護孫中山,明白了建立民國打倒貪官汙吏的道理,明白了平均地權,讓窮苦農民有田種的道理,活著就該為這個道理幹!”賀士道說:“你趕馬時,人家關過你兩次;參加了革命黨,又坐了三次班房,算得是死裏逃生嘍。不如好好收場,莫幹了。”賀龍說:“莫幹?該死的朝天,不該死的萬年。我不拖槍,上對國家不忠,下對祖宗不孝。我就不相信隊伍拖不起來,孫中山搞隊伍還不是成了垮,垮了再搞,搞出個民國來。”賀龍的一番話打動了父親,他表示如果需要,他會繼續支持兒子。後來,賀龍的父親與弟弟,為支持賀龍幹革命,英勇獻身。
在常德住了一段時間,賀龍決定回洪家關,重新組織武裝。途中,他遇上投奔自己的吳玉霖。賀龍正愁沒有槍,蒼天不負苦心人,赴慈利上任的縣長給賀龍送上一個絕好的機會。縣長乘坐4人大轎,神氣十足地朝慈利方向走去,轎前有幾個兵開道,轎後有兩個兵背槍壓陣。不久,後麵的兩個兵步子越走越慢,和前麵的逐漸拉大了距離。賀龍和吳玉霖悄然尾隨著這兩個兵,等走到連三彎的偏僻小路上,猛撲過去,掄起菜刀,結果了護兵,奪了兩支槍,飛快離去。從此,賀龍兩把菜刀鬧革命的故事不脛而走,傳揚四海。賀龍就憑著用菜刀奪下的這兩條槍,重新召集人馬,組織了一支小小的隊伍,不斷打擊北洋軍閥部隊,一直發展到了100多人、70多支槍。後來,賀龍在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之前填寫的履曆表上寫著:“1917年底,曾用兩把菜刀,發展到百餘人的隊伍,任援鄂軍第一路總司令所屬之遊擊司令。”
1918年春,賀龍去石門縣拜會湘西護法軍第五軍軍長林德軒,被委任為湘西護法軍第五團第一營營長,率部駐防桃源。不久,賀龍的一些舊部聞訊前來投奔,賀龍部隊的實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壯大。
衝破黑暗向光明
1919年的五四運動,掀起了中國現代史嶄新的一頁,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特別是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推動了中國曆史的前進。在黑暗中艱苦探索救國救民真理的賀龍,在馬克思主義的召喚下,終於找到了真理,踏上了一條光明大道,實現了人生最重要的轉折。賀龍是在進步知識分子的幫助下,思想覺悟逐漸提高,並最終完成了世界觀的轉變。
1920年10月,賀龍擔任湘西巡防軍第二支隊支隊長。1921年9月,賀龍率部進駐桃源,擔負沅水下遊防務。他與知識界人士廣泛交往。思想開明、傾向進步的桃源女師校長彭施滌,省立二師校長田佐漢、陳伯陶等都成了賀龍的座上客。老友陳圖南和他的同學花漢儒也來到桃源。陳圖南此時鼓吹起了無政府主義,花漢儒則信仰馬克思主義。花漢儒向賀龍介紹了俄國的情況,說俄國在列寧的領導下,建立了社會主義製度,消滅了剝削階級,工人農民當家作主了。又說,社會主義也適合中國,一旦中國廣大工農覺醒,一定會走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道路。這是賀龍第一次接觸馬克思主義,感到茅塞頓開。他長期思考而又無法解答的問題,在馬克思主義這裏找到了最好的答案。賀龍對馬克思主義立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俄國革命更是神往。他請花漢儒天天為他介紹俄國革命和社會主義,講解進步書刊上發表的文章,他像小學生那樣專心聆聽,提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花漢儒告訴他,蘇聯有一個布爾什維克黨,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建立了共產黨,全世界有一個總的國際黨(指共產國際),正領導人民進行革命,要在全世界建立共產主義。賀龍問中國有沒有共產黨?花漢儒明確地告訴賀龍,中國已經成立了共產黨。賀龍雖然還沒有和共產黨人打交道,但從心底裏對共產黨產生了欽佩之情。
然而,此時的賀龍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是膚淺的,他真正的信仰仍然是孫中山的三民主義。1922年6月,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叛變,孫中山被迫到上海避難。遠在川東的賀龍得知孫中山處境困窘,立即派人赴滬晉謁孫中山,表示為革命事業當竭盡全力支持孫中山。孫中山甚為感動,親自寫信給賀龍。
賀龍接到孫中山的信非常高興,決心追隨孫中山,革命到底。在隨後的兩三年時間裏,賀龍執行孫中山的指示,在湖南、四川、湖北一帶,與軍閥進行了大大小小多次英勇作戰,可是,局勢仍沒有絲毫的變化。賀龍非常失望、苦悶,對孫中山依靠一派軍閥打另一派軍閥的做法產生了懷疑。他對自己的好友劉達五說:“孫中山是個偉人,我一直是對他敬佩的。可是,經過兩三年在四川打仗,我有點想法囉,依我看,孫中山很多次出兵作戰,都是正義的。照理說,正義應該得勝嘛,毛病就出在他依靠的還是軍閥隊伍。這幫人有奶便是娘,你勢力大,他跟你,別人勢力大,他又投靠別人,早晚是靠不住的。”他問劉達五,“你聽說過俄國革命沒有?”他說:“俄國的沙皇,資本家統統被打倒了,由工農當家搞共產。我很想知道這個產怎麼個‘共’法子,和孫中山先生的‘平均地權’有什麼不同?中國也有共產黨了,想必更高明些了。不過,我想,不管怎麼‘共’,要有產才共得成,窮人反正不會吃虧。”“當年花漢儒對我講起馬克思學說,社會主義、蘇俄、共產黨,讓我覺得看到了光明,覺得中國有了出路。可惜的是,我不懂啊,又見不到一個共產黨,看不到,摸不著,心裏發急,又沒辦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