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用幾百根管子一起噴,那就真的能跟金屬風暴相提並論了。
子彈采用滑膛槍管,本身為了能穩定地飛行,采用獨特設計的微型尾翼模式。能彈出來的機翼是最難設計的部分,最終成型是工程師從蝙蝠那裏獲得了靈感,采用金屬的骨架和軟膜結構的翼麵,彈出來之後,升阻比達到了15:1,意味著被打到1萬米的天空之後,能滑翔150公裏,飛回直徑150公裏內任意指定的地方。
竟然在步槍彈尺寸的空間做到了可回收!
縱然這樣的子彈比普通步槍彈昂貴100倍,也是值得的,因為不是錢的問題,問題是戰場上沒那麼強的後勤能力,後方再多的子彈也白搭。
價格貴100倍,但消耗速度要慢1000倍、1萬倍,絕對劃算。
帝王蝶近防炮,成了中國海軍的隱藏殺招,項目絕密,等級十分高。
當然,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雖然不知道技術細節,帝王蝶近防係統被海軍采購的消息,還是被國際上知道了。
相當於居塵教授成了聲名狼藉的武器製造者,唉,可惜了,好好幹教授這份有前途的工作就好了,為什麼要成為殺人武器的發明人呢?不對,好像居塵一直就是為了錢不要名譽的,比如:給煙草公司代言。
上次他可以用過濾煙來彌補名譽,這一次還能怎麼彌補啊?
不好意思,不但不思悔改,還變本加厲,被海軍采購了帝王蝶,賺了3億美金之後,居塵更加來勁了,居然還研究起了陸軍裝備:戰車。
世界上最會做坦克的俄羅斯,世界上最會創新的以色列,都在一件事情上折戟——巷戰,居塵就是要研究現代城市戰當中最核心的東西,專門為巷戰優化的超級戰車。
項目被命名為“巷戰裝甲車”。
巷戰最怕的就是對方采用重磅炸彈來襲擊,比如,防護力全球第一的以色列梅卡瓦主戰坦克,被150公斤裝藥的路邊炸彈襲擊,所有乘員都瞬間遇難,幾乎無解,但居塵的巷戰裝甲車就可以抵禦這近乎恐怖的重磅炸彈,因為它足夠大。
整體來說,有三層樓那麼高,這絕對不是主戰坦克的配置,因為很容易被鎖定,但巷戰不需要考慮這個,龐大的身軀是普通主戰坦克的好幾倍,乘員的位置在正中間,炸彈要傷害到乘員,要穿過奇特的“反應裝甲”。
所謂的反應裝甲,就是會響應爆炸的小炸藥,可阻止破甲彈的金屬射流,居塵的設計使用的反應物是……高壓壓縮空氣。高壓空氣填充巨大的身軀,也隻有空氣填充才能保證這梁龍般的魁偉身軀不超重。
居塵對老美尼米茲級航母的抗打擊能力十分景仰,這是因為尼米茲有幾千個水密艙,他設計的裝甲車采用的就是航母的概念,用一個個氣密艙來抵禦突如其來的攻擊,這比什麼智能反應裝甲都穩定可靠。
更神奇的是這些氣密艙平時全部都可以用來存儲能量,不帶浪費的。還是老規矩,高壓空氣跟三維發條配合,組成強大的反應防禦係統,在“軍事充電寶”的幫助下,這貨可以在幾分鍾之內充滿可以續航80公裏。沒辦法,裝甲車實在太重了,這貨做到了50噸的份量,雖然比美國主戰坦克m1艾布蘭的62噸要輕,可還是不算小數目。
m1艾布蘭的最大續航達到465公裏,要追上這個數值,還得依賴增程器。這個時候,居塵又打算不切實際地推銷自己的流體電池了,他的電池係統本身也可以發生小規模的爆炸,放在裝甲外麵,c3(c2+高壓空氣的儲能裝置)的裏麵,同樣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電池係統每平方做一次“電池密艙”,一次反應爆炸的損傷止於這1平米,不影響大部分的動能。電池就是可是做到這麼奇葩,一點兒不帶浪費的。
而且,流體電池的特點就是彈性能量,你可以追平m1,也可以續航1000公裏,反正戰車的空間夠大,管夠。
1000公裏的續航,基本上整個中國的國土都可以隨意達到了。
因為巨大的身軀,這個設計被稱為“移動堡壘”。
為了推廣自己的流體電池,居塵也是拚了,一改往日的低調,這次的巷戰裝甲車設計大部分概念都是公開的,反正別人也不可能模仿他的專利技術c3和流體電池。
至於裝甲車上放什麼武器,都交給雇傭的專家來研發,他已經不再感興趣。教授隻管住最核心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