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裝備觀念 提升學校裝備品質
特稿
作者:孫宏根
近年來,各級教育裝備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中小學實驗室規程》和《中小學圖書館規程》,根據省市製定的中小學教育技術裝備標準進行學校裝備建設,提升學校裝備條件,在學校教育教學開展、為素質教育的實施提供保障與服務方麵做出了成績。但在裝備建設過程中,總體來說還處於儀器設備的采購供應層麵,滿足於《標準》的達標,而對裝備工作的功能、如何打造學校裝備品質等方麵缺乏深入的思考與實踐。筆者在工作實踐過程中,提出粗淺認識並進行了初步探索,供同行交流。
1 認識裝備功能
裝備工作的價值在哪裏?
一是裝備工作的價值應體現在保障教學、促進教學、引領教學等方麵。在現代戰爭中,打贏一場戰役很重要的因素是裝備的現代化、技術的現代化。在教育教育改革、新課程實施中,同樣需要技術的引領與推動。
在當今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已越來越被廣大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領導的裝備思想觀念有了進一步提升並形成共識。教育技術現代化將會帶來教育思想、內容、方法、手段、模式、過程的深刻變革。
隨著多媒體教學設備的普及,教師的課堂教學容量、教學效率將大大增強,基於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為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發揮出重要的推動作用。
網絡技術的發展,互動教學設備的引入,如交互電子白板、各類移動終端設備進入校園、進入課堂,必將帶來學生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師生互動教學、學生互動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學生無處不在的學習將成為現實,學習的多樣化、便捷化將引領教師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改變。
在裝備實踐過程中,大家對教育裝備保障教學的功能都有認識,但對教育裝備促進教學與引領教學的作用還認識不足。作為裝備人,對自身的工作重要性、責任感需要有較高的認識,隻有這樣才能提高工作的自我定位,增強工作的主動性、自覺性,提升裝備的地位與影響力。
二是裝備工作的價值應體現在為學校發展、教師成長、學生成才服務三大目標上。學校裝備要服務並促進學校品牌提升、學生素質教育、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特色教育活動開展。學校的裝備既要滿足常規性的基礎裝備內容,更要有個性、特色的裝備項目。在學校裝備過程中,裝備工作者不能簡單以裝備達標作為最終目標,個性化、特色的裝備需要裝備人做更為細致化的跟進服務。
2 提升裝備品質
教育裝備功能定位,影響著裝備工作的內容、方法與策略。
裝備策略一:打造有個性特色的學校裝備
盡管各地都發布了一係列裝備標準,但實際裝備過程中不能死搬硬套。一方麵,裝備標準大都是實驗室室內裝備內容,不能涵蓋學校的全部裝備項目;另一方麵,各校具體情況都有不同,在滿足基礎常規裝備的同時,應因校情、師情、生情不同而進行個性裝備。
如學校以書香閱讀為品牌,裝備就要打造校內多形式、多場所的閱讀文化氛圍,助推學校書香文化建設。裝備內容除了提升學校圖書館裝備品質外,學校班級圖書角、公共區域閱讀書吧和學校人文校園建設等方麵也要進行整體裝備建設。
如學校科技教育是一大亮點,可圍繞學校科學實驗室建設提檔升級,科技特色項目(如機器人、航模)建設和校園科技文化營造等方麵進行規劃建設。
如學校是藝術教育傳統特色學校,除一般裝備項目外,其藝術裝備項目應作為重要裝備內容給予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