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更新裝備觀念 提升學校裝備品質(2 / 3)

如有的學校在高二實施分科教學後,課程設置調整後以文科教育為重,其學校的文科實驗室建設應得以體現。

如學校學科教研組是當地較有影響的工作或學術研究團體,教育裝備應為其教育教學示範提供研究基地,發揮其專業特長,為區域內學校起示範引領作用,其學校實驗室裝備水準、資源建設應重點給予扶持。

1)龍江小學。

長期以來,龍江小學書香校園建設一直是其學校特色品牌。近年來著力打造開放式圖書館,構建校園處處有圖書、處處能讀書的全方位閱讀空間。

學校進門大廳打造成公共閱讀區域:大廳中間一根根綠色的立柱豎立在眼前;在立柱四麵,每一麵都凹進去一個書本大小的白底方框,用於擺放教師推薦給學生的好書;在大廳的一角,一麵牆上有石雕的中國古典名著,一股溪水從書麵流過,最終落在下方的池中,旁邊是青翠的竹林,讓每一個置身其中的學生心靈受到滌蕩,產生閱讀的渴望;牆上還配置大屏電子觸摸屏,用於學校信息發布與師生、家長信息查詢;而在大廳正中央,一棵大榕樹頂天立地,榕樹下有木樁形狀的桌子和凳子,學生可以坐在凳子上耳聽溪流潺潺,很快進入書境。如果心有所感,可以將自己的心得體會掛在大榕樹上的樹技上與同學一起分享。目前這裏成為放學後學生、家長閱讀等候最優雅的地方。

除了公共讀書區域,學校還在各個班級走廊外建有班級的公共讀書區——圖書漂流架。淡綠的顏色在白色的背景牆麵上極為醒目,而上麵擺放的是各個班圖書管理員從圖書館精挑細選的圖書。為了讓學生的讀書範圍更加廣泛,學校還在班級後麵設置了圖書角,用於擺放學生從家帶來的圖書。

學校的圖書館有100多平方米,整個就是一個開放式的閱讀空間,擺放著2張S型可容納68個學生的彩色座椅。座位旁邊的立柱四周安放了4台電腦,用於圖書的檢索與閱覽。在兩邊牆壁,是按學生的身高設計的書櫥書櫃。拐角處,8台電腦一體機有序排列,那是學校的電子閱覽區,是學校師生查閱資料的地方。

學生借書處,也是學校主要的藏書區。白色的標準書架一字排開,雅致的書桌,上麵擺放著一個個富有生趣的盆景。學生進入到借書室,可以站著瀏覽,也可以坐下品讀。圖書館的電腦配有音響,學生可以伴隨優美的音樂流連於書海之中,其樂融融。

2)銅山小學。

銅山小學是傳統的科技傳統學校,科學科技教育裝備一直是學校品牌裝備項目。區縣、學校在精心打造數字化科學實驗室的基礎上,在校園內處處營造科技教育的文化氛圍。

學校配合科技校園創建,建立了百樹園、百草園、百花園、百果園、自然生態園、動物樂園、雨水收集處理使用基地、氣象站、生態室、標本室、農具室、小發明展覽室等教育基地。這些基地為學生觀察研究、動手操作提供了理想的場所。為了最大化地發揮科技基地應有的育人功效,學校每年都要舉辦盛大的科技節活動,觀看科技影片、閱讀科技書籍、進行各種科技宣傳,使銅山小學到處都彌漫著科技的氣息。各班的“小能手”“小發明家”也一展身手,成百上千件精美小製作、富有創意的小發明、奇思妙想的科幻畫、有板有眼的小調查等,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裝備策略二:打造有文化品質的學校裝備

隨著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裝備內容的增加、裝備項目整合度的加強,以往就事論事,將物品簡單放置到教室的方式已不能適應裝備的要求。在裝備過程中,要有裝備設計的思想,要有裝備文化內涵,這樣才能體現裝備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