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中職電子專業實訓類校本教材開發和使用的探討(2 / 2)

4.1 任務目標要明確,由易到難小步走

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是一種很好的激發學習興趣的方法。實訓時可以把大目標化為小目標,做一次練習(實訓),一次就能做好,可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為實現大目標積累信心。

例如,EDA實訓的教學內容主要分三大塊:繪製電路原理圖、製作印刷電路板、綜合實際項目的訓練。筆者在授課時,沒有按照傳統的順序,先介紹Protel軟件的菜單、功能,而是依照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識點,精選了若幹個典型的單元電路,作為課堂的任務布置給學生。這些子任務從簡單到複雜,由淺入深,涵蓋整個原理圖設計、報表生成、原理圖庫和PCB庫生成、集成庫創建、PCB的製作流程、綜合項目的訓練。這個就是校本的基本思路。

4.2 內容具有吸引力,步驟要合理具體

如在電子實訓中,項目選擇的都是包含聲、光等感官能感受到現象的訓練項目,具有一定的樂趣性,同時又兼顧模擬和數字的原理、基本集成電路的使用。如含有555時基電路的音響門鈴、雙音調報警器,含有SN7400門電路的TTL邏輯探針,含有集成運放741和D觸發器的聲觸發顯示燈,含綜合內容的幸運輪盤等,都是值得選擇的。從基本元器件的測量、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信號的測試),到使用連孔板設計電路,焊接,調試、測量信號,學生樂學,老師樂教,實現雙贏。

4.3 注意事項要清楚,可操作性強

實訓課上,一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在25人以上,完成項目後的檢查工作繁重又費時。比如電子實訓中單元電路的焊接與調試,突發問題隨處都可遇到,要處理解決;如果再加上人為不注意和不按規範操作,就會大大增加老師檢查的工作量。如果提前將一些操作注意事項清楚明了地標示在教材中,可以減少一些麻煩。這就需要在校本編寫的時候,老師們根據上課積累的經驗,將出問題最多、容易出問題的關鍵點列於注意事項中,也便於學生們在進行自我檢查和互查中提前發現和糾正。

例如,在電子實訓中,有一個項目是聲觸發顯示燈的製作,在進行電路測試時,正常聲音從麥克進入電路,使發光二極管亮起來,按下按鍵,發光二極管滅掉。但是實測中由於麥克不敏感,用喊、拍巴掌、彈動麥克的方法,都難以產生足夠的信號時。可采用注入電平觸發的方法,代替麥克的信號,激活電路測試。關於這點,就應該在實訓教材中予以清楚注明。

5 校本教材中加入對學生考評的細則,才能真正讓學生動起來

課堂上學生完成實訓的過程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如何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問題,在校本中加入對學生考評的細則,讓每一步的判分有依據有標準,才能真正讓學生動起來。

其中“學生自評”為學生每完成一項對應打勾,“小組互評”為組長檢查打勾,“教師評價”為最終得分。

6 有些實訓校本教材的編寫完全可以向考證方向靠攏

目前高職高專的學生都熱衷於考取各種證件,以證明其在各個專業上的技術水平,這些證書在就業時便成為很好的證明。職業技能的校本也應該向相應的考證目標靠近,比如職校的學生,電子專業的不但可以考取無線電裝接與調試中級工證,學習完Protel後,還可以考取計算機輔助設計繪圖員(電路類)類的證書,一方麵鑒定了技能,同時也考核了學習成果。這種鑒定具有權威性和認可性,隻要校本教材編寫的內容與考證接軌,中職學生有一部分也可以考取和大專生一樣的證書。

7 對於校本教材使用的建議

實訓校本教材的開發和編寫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要不斷使用、調整、改進。使用教材的老師也不止一位,每個人在使用過程中的感受也是不同的,從各個角度會對校本的效果進行驗證。建議每位使用校本的老師將自己的使用心得和改進建議。及時進行整理,定期彙總,專人收集,對校本進行補充和完善。另外,中職學生的基礎差異性很大,使得實訓任務也必須照顧到不同的學生層次。設計任務時,可以分次安排,完成不同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