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克拉克:冷漠精明的氣質,恰好與熱血衝動的辛格互補。
克拉克接著讓勝家縫紉機銷量持續增長。家庭婦女們被告知,在繁榮時期,用帶踏板的勝家桌麵縫紉機製衣,她們一年能掙到1000美元。到1863年美國裁縫埃比尼澤·巴特裏克(Ebenezer Butterick)開始出售標準化服裝紙樣的時候,勝家已經成為最流行的縫紉機品牌。到1877年縫紉機聯合專利權期滿時,縫紉機年產量已達50萬台,勝家公司要占其中一半多,並且壟斷了全球3/4的市場。
這是克拉克的成績。他超越了柯爾特以及其他任何一個人,大規模並腳踏實地建立了麵向海外市場的製造業。在《跨國公司的出現》(The Emergenc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中,米拉·威爾金斯(Mira Wilkins)寫道:“勝家是美國第一個國際公司,領先於標準石油公司、通用電氣公司、國立現金出納機公司以及國際收割機公司。”當勝家百年慶典時,公司已經把1億台縫紉機銷售到了67個國家,占有了90%的全球市場。這份國際化的致富之源,應歸功於克拉克精心的長遠規劃和一心一意的決心。他的成功之源是:自我融資,投資於質量,往有人的地方鑽,而不論國家和民族,銷售、銷售、銷售——不僅是銷售一款縫紉機,更是推廣一種安身立命之道。
1860年,在辛格暴打妻女的醜聞被揭露之後,辛格躲到了歐洲,留下克拉克裝作什麼惡心事兒都沒有發生過,二人之間磕磕絆絆的合作關係此後便沒能再持續多久。在1863年6月,克拉克和辛格解除了合夥關係。其後他們組建了一家公司——勝家製造公司,由克拉克掌控其55萬資產和22項專利,辛格享有40%的股份。辛格時年51歲,急欲與伊莎貝拉在巴黎過上富足的新生活,最後住在德文郡的佩恩頓,它位於英國迷人的海濱勝地托奇附近。辛格在那裏修建了一處豪華的法式莊園別墅,他稱之為“棚屋”,他就像家庭中所有孩子的聖誕老人,安排和主持盛大的聚會。最後,就如他生前事先囑咐好的那樣,在1875年7月23日他去世時,有兩千人——數百個男人、數百個女人、數百個兒童——列在路旁,低頭為他送葬。近0.75英裏長的送葬隊伍走向小鎮,教堂鍾聲哀鳴,半旗致哀,旗幟的機器縫線在和風中完好無損。
[1]這是那個年代的普遍做法,為的是防止女工偷竊工廠產品。——譯者注
[2]英文“歌手”與“辛格”為同一個詞,作為品牌中文多稱為“勝家”。——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