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金斯的合夥人和工頭埃德溫·查菲(Edwin Chaffee),已經發明了令人驚奇的機器,一座30噸重的砑光機,他們稱之為“怪獸”,其蒸汽軋輥能把生橡膠碾成薄片。固特異對這些薄片用酸氣進行了處理。隨後推出了桌布、帷簾和女士鬥篷,伊利負責銷售。他把樣品送給著名的耶魯大學化學教授本傑明·西利曼(Benjamin Silliman,1779~1864),西利曼給他出具了證明書,以便獲得銷售許可證。西利曼真摯地相信固特異已經解決了薄型橡膠和薄型橡膠織物問題,但實際上固特異並沒有解決。隨著夏天到來,漂亮的飾物又變得黏糊糊的。固特異好不容易湊足錢把家人接到了波士頓,但羅克斯伯裏公司已經不再歡迎他。在1838年夏天,固特異跟他父親一起駕著馬車穿過鄉野走了15英裏到了伊斯特沃本運河旁的雄鷹工廠,看到了坐落在那裏的雄鷹印度橡膠公司(Eagle India Rubber Company)。
納撒尼爾·海沃德(Nathaniel Hayward)原來是個工頭,現在是這家掙紮中的工廠的業主。海沃德歡迎他們的到來。他們外表上大不相同:精明但不識字的海沃德是一個直爽、敦實、坦率的年輕人;固特異個頭稍高,隻比海沃德長6歲,但看上去像60歲的人。海沃德跟他妻子拖著兩個年幼的孩子,不想再打拚,準備賣掉工廠及海沃德所掌握的核心技術,換取800美元的穩定年薪。其處理橡膠的關鍵在於臭雞蛋氣味的應用,海沃德通過添加硫磺來處理橡膠表麵,固特異在工廠裏聞到的就是硫磺的氣味。固特異想了解更多。結果,在1838年11月,他向海沃德買下了添加硫磺工藝的專利。誰也搞不清為什麼添加硫磺就好使,橡膠大分子——由碳氫原子驚人地組成長鏈——在特定條件下就是容易受硫磺的影響,但要找出這些條件並非易事。固特異說服波士頓的郵政局給了他一份製作150個郵袋的訂單。他向世人宣布這是個偉大的時刻,他的所有預言都將實現。郵袋由橡膠、硫磺和鉛的化合物製成,看上去很漂亮。然而,在連續兩周的高溫天氣裏,郵袋內部黏作一團。
要是橡膠的內在屬性就決定這一切實現不了,那也就不足為怪,但這不可能。難道就半途而廢去重新拾起五金生意嗎?克拉麗莎、他的兄弟們,甚至他那忠於事業的父親阿瑪薩都憂心忡忡——已經有3個孩子夭折,其餘人都麵臨貧困和牢獄之苦——認為那是上帝對自負和迷信的懲罰。稱之為堅定也好,稱之為自負也好,或稱之為上天賜予的使命也好,1839年的固特異就是不願承認失敗,並且全然不顧周圍的壓力。他那時的精神狀況正如他自己所寫的:“充滿新的希望與期待,洋洋自得”。但他已經為此耗費了14年。接下來在橡膠上會發生什麼,可用固特異自己的話來說明。他用第三人稱對自己寫道:
“每當這個發明家到沃本工廠時,他都會在他的住處做些停留,做類似的實驗來弄清對這一物質(也就是造成郵袋和其他製品失敗的物質)加熱的影響。他驚奇地發現,當不小心將樣品放入熾熱的爐中,樣品便燒焦成像皮革一樣的物體,他馬上讓其兄弟及在場的其他人觀察,他開始認識到製作彈性膠的關鍵:並不像以前所知的,彈性膠在較高溫度下會分解。這一現象當時並沒有引起他們的注意,這種現象雖然出現在他做的新的實驗過程中,但被認為是以往實驗中都會出現的現象。因此他推斷:在達到一定溫度時,碳化過程會停止,而這些樹膠的天然黏性就會脫去,形成的東西具有比天然橡膠更優良的性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