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查爾斯·固特異(2)(3 / 3)

戴勳章的囚犯:固特異的驕傲——倫敦水晶宮裏的“硫化橡膠廳”。在1855年12月的巴黎,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授予固特異騎士榮譽勳章。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在監獄裏從他的長子小查爾斯手中接過了這枚騎士勳章,那是他在克利希債務人監獄受難的第四天。在法國應得到的特許權收益來得太遲了,沒有能夠按時支付債權人,警察在旅館裏拘捕了“固特異騎士”。1864年的一份要求延展專利保護期的申請顯示,固特異留下了20萬美元債務,這個不走運的故事軟化了專利委員們的心腸。固特異的二兒子威廉堅持認為他父親作出的貢獻不可估量。

到底發生了什麼仍然是個謎。關於1839年1月發生的故事流傳著很多版本。理查德·科曼相信是伊利在波士頓商店第一次注意到爐頂上橡膠塊發生了改變。固特異是從伊利那裏得到的創意嗎?他在自己的專著中從未提及伊利。有些版本說故事發生在一家鄉村商店,也有版本說固特異把克拉麗莎的爐子上烤出來的那塊樣品內疚地藏了起來。大多數說法都有個缺陷,那就是硫化過程就其本身而言或多或少是個很慢的過程。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誰來做,都會是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幕。注入硫磺,加熱的橡膠沒有軟化,反而更硬;沒有黏糊,反而更有彈性。漢考克公司和其他公司摸索了數十年都沒有成功,他們為防止橡膠熔化而不願加熱。當然,隻有硫化橡膠才不會像非硫化橡膠那樣在高溫高壓下變形。正是高溫改變了橡膠的性質,使其具有永久的彈性。

固特異不願意承認這是一次普通事故的結果,他認為這跟發明和創新史上許多“偶然發現”一樣。“當一個蘋果掉下來,它就暗示了一個重要事實:可能是以前一直感興趣的事物出現了。”

用高壓蒸汽硫化鐵模內輪胎:無數科學家致力於改進這位在廚房裏孤獨地進行創造的發明家的工作,但是固特異發現的硫化、摻入硫磺進行加熱,仍然是橡膠製造的主要原理。如今橡膠製造中注入的硫磺是橡膠重量的1/10。

科學發現與商業應用的距離,以及發明與創新的距離,常常是漫長而殘酷的,得意之前總要經曆精疲力竭和沮喪。沒有人相信窮困潦倒、狂亂的固特異能取得突破。大家憑什麼要相信他呢?他過去也多次聲稱過他成功了,但要真正把他的發明投入工業化生產和營銷還有許許多多工作要做。他把家人從羅克斯伯裏接到了沃本,但錢很快又用光了。他不得不賣掉工廠。即便如此,固特異依然拒絕放棄他的追求。查爾斯·斯萊克(Charles Slack)並不是一個有批判精神的傳記作家,他有理有據地評論道:“在這個時期,固特異的偉大全然顯露出來。”接下來的兩年,他不斷完善自己的工藝,反複測試不同參數的硫磺和溫度,找出其差別之所在。將橡膠薄片浸入熔融硫磺中,把溫度保持在120華氏度不會產生硫化;而在140華氏度的熔融硫磺中浸泡1小時便出現硫化。他在當地的工廠和商店到處央求人家允許他用一陣加熱爐。自己的發明價值數百萬美元的一個人,卻容忍自己被當做乞丐。在家裏,每當克拉麗莎剛把麵包從爐子上取下來,他就會把樣品放上去,觀察其效果,1小時、2小時、3小時,甚至6小時就那樣烘烤。他在克拉麗莎的燉鍋裏用沸水煮鉛、橡膠和肥皂等混合劑,在明火上烤製樣品,然後放進燒開的沸水中。一句話,他把每個人都逼瘋了。不過,家裏還是會有片刻幸福時光,每個傍晚,他都為家人誦讀《聖經》,盡管他們再次陷入了困境:克拉麗莎和孩子們到處拾柴草做燃料,挖出半大的土豆充饑,孩子們整日擔驚受怕,怕有催債的人和警察敲門把他們的父親帶走。他為了5美元賣掉了孩子們的書本。好心的鄰居們會接濟一些麵粉,把自己不用的東西送給這個有著不顧家的父親的可憐家庭。固特異自己也下水摸小海龜和牛蛙回來燉著吃。在1839~1840年暴風雪的日子裏,他在雪地裏扒出被雪壓斷的樹枝回家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