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每個人都可以聲稱是自己最先有這種想法的。一些作家把這個功勞給了比塞爾,據說他是受到了“基爾天然藥物”瓶子上的一幅自流井畫麵的啟發。但是比塞爾的任何文章都沒有提到過此事,而且在他經營公司時,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挖掘坑道。拋棄撇取的方法而向地下的岩石層鑽井當然是德雷克自己在幾個星期後作出的決定。在麵對懷疑、資金短缺和技術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憑直覺知道哪裏能采到石油的能力給了他繼續幹下去的信心。他再一次騎上馬匹去塔倫特姆鎮尋找鑽探能手。在那裏,基爾有自己的鹽井。他曾聽說,最好的鑽探工大都是些醉鬼。他很高興能找到這個行業中也許是唯一一個不喝酒的人。那人也願意去嚐試一下鑽1000英尺的深度。然而,當時還沒有任何一個鹽井鑽到了那樣的深度。
鑽探工同意7月份來,後來卻消失了。他以為德雷克想要鑽1000米深是頭腦發熱。於是,德雷克又一次出發了,去尋找鑽探專家和蒸汽機。他花了500美元弄到了一台6馬力的蒸汽機,就是俄亥俄河和阿勒格尼河上的輪船中使用的那種。在湯森的要求下,塞內卡石油公司決定再給德雷克1000美元的補助——到那時總共給了他2000美元,並推舉他為經理。德雷克設計並修建了發動機房,打算在9月初賭一把。他的第二個鑽探工答應要來,不過也臨時退場了。到11月中旬,德雷克已經走投無路了。冰冷的帶有黏性的黃泥土遍地都是,整個冬天使人倍感嚴寒痛心。“我的前進步伐如此之艱難,隻有等待來年春天了。”他寫道,“我從來沒有在賓夕法尼業地區看見過如此淒涼寒冷的冬天。”他的脊椎神經痛又發作了。從紐黑文彙來的資金用完了,家裏也到了揭不開鍋的地步。為了謀生,德雷克到鋸木廠做手藝工人,以此換得100磅一袋的麵粉。而此時,雜貨店主弗萊徹建議他馬上籌集300美元和年輕的藥品經銷商彼得·威爾遜(Peter Wilson)合作,並且聯名簽署了一份500美元的個人借款。到第二年2月,德雷克舊病複發,疼痛難忍,隻好回塔倫特姆。經過100英裏的顛簸旅程後,他雇到了第三個鑽探工,但後來這個鑽探工也退縮了。在整個賓夕法尼亞地區,人們都知道昔日的“上校”如今已成了瘋狂的德雷克。
興隆的石油交易:拍攝於1869年的匹茲堡,這一年窮困潦倒的德雷克正流浪在紐約街頭。
在內燃機帶動巨大的石油需求之前,石油主要用做油燈燃料和潤滑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