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維·斯特勞斯(2)(1 / 3)

批發一打褲子可以換回價值30美元的砂金。而李維公司的牛仔褲僅售10美元一打。要是換一個卑鄙的人肯定會毫不猶豫地竊取雅各布的創意——專利訴訟總是因這樣的卑劣行為所引起——然而,李維接受了雅各布的提議。他支付了專利申請費,專利權一半算戴維斯的,一半算李維·斯特勞斯公司的。申請中說:“使縫合更加牢固的改進措施……防止接縫開線或在常有的緊拉及壓力下被撕破。”專利局拒絕這一申請,他們認為這和其他使用鉚釘縫合服裝的專利太相似了——在南北戰爭中,鉚釘已經被使用到士兵的靴子上。李維花了10個月的時間在措辭上據理力爭,三易其稿,終於在1873年5月20日,雅各布和李維迎來了他們專利號:139121。

專利申請期間,雅各布也曾回到裏諾嚐試自己銷售褲子,但僅得到少量訂單。他意識到自己需要更高的銷售技巧、讀寫能力及李維的資金。他倆年歲相仿——李維44歲、雅各布42歲,因此相處融洽。1873年4月26日,在專利申請最終批準前一個月,雅各布把他的一半專利權賣給了李維·斯特勞斯公司,關閉了自己在鐵路邊上的商店,帶著妻子安妮和6個孩子遷移到了舊金山繁華市區的一處寬大舒適的新房子裏。在那裏,雅各布擔任裁縫主任和生產領班,開始了全新的工薪生活。雖然災難性的經濟大蕭條從1873年開始,但第一批藍色牛仔褲從該年的6月份首次推出就開始一路旺銷。到年底,公司獲得利潤43510美元。雅各布采用特殊的橘黃色縫線與鉚釘顏色相搭配的方式來生產牛仔褲,從大街小巷到淘金的山區,至少有20000人瀟灑地穿著這樣的牛仔褲。戴維斯工作很賣力,他要負責監督藍色斜紋棉布的裁剪,並把縫料遞送給分散在各地的女裁縫。李維認為分散的工作方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於是,他冒著可能損失大筆投資的風險在弗裏蒙特大街興建了一家工廠,把60個裁縫女工集中在一起,每人獨立把15片縫料縫製成一條完整的褲子。最快的女工可以在1天之內生產出5條牛仔褲,賺得3美元。這個數額也就相當於一個砌磚工人或工程師所掙得的收入。產量出現不斷增長的趨勢,然而還是比不過東部盛行的美國製造體係,這種體係把生產流程分成很細的工段,使作業專門化。李維本來可以通過雇用廉價的中國勞工來降低成本——像查爾斯·克羅克(Charles Crocker)修建中太平洋鐵路那樣。李維是否也有仇視外國人的心態或者認為自己的做法對營銷有利,我們難以弄清楚。但是他設計了一個帶有種族歧視觀點的廣告:“我們的鉚釘牛仔褲……是由我們自己的工廠生產的,在我們直接的技術指導下,由白人勞工製作出來。”李維的推廣活動持續到20世紀。(他曾經雇用過一個華人勞工,讓他從事用長刀去裁剪粗紋棉布和粗帆布的極辛苦工作。這不僅要有刺穿層層布料的足夠大的力氣,還要承受整天隻做這一件事情的耐性,被雇用來的每一個白種人都因吃不消而辭職走了。)

1874年1月,戴維·斯特恩在51歲去世後,李維和他同父異母的弟弟路易斯經營公司。威廉·薩雷恩(William Sahlein)和喬納斯·斯特勞斯出任董事會成員。當時李維45歲,從照片上可以看到,5.6英尺高的李維有一撇修剪整齊的胡子和一雙濃眉大眼。他是一個精力充沛的單身漢,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妻子。他和他寡居的妹妹範妮及其孩子們居住在鮑威爾大街317號。範妮是個脾氣暴躁、野心勃勃的女人,她想讓自己的孩子來繼承李維在她先夫協助下創立的事業,所以她不希望李維結婚。無疑,她營造了一個舒適的家。當時有一種說法,如果和已婚的婦女私通,雙方都將會麵臨斷子絕孫的下場。

李維對猶太教教會非常慷慨。他放棄了過猶太人的安息日,在禮拜六也繼續工作,因為當時加利福尼亞州禁止在周日工作,他不想浪費兩天的時光。他並不像狄更斯《荒涼山莊》(Bleak House)裏寫到的專橫霸道的葛擂梗(Gradgrind),他常在早晨9點去上班,穿著整齊瀟灑的商務套裝,一件黑色上等呢子燕尾服和一頂絲織的大禮帽。上班途中,他會停下來和朋友、顧客們交談。10點鍾到達辦公室後,他會先查看前一天的銷售業績,然後再走進嘈雜的廠房——大車間裏是一排排坐在縫紉機前的意大利、西班牙、愛爾蘭女工。他養成了同公司各個階層的員工交換意見的好習慣,包括同售貨員、簿記員和縫紉女工。他要求人們稱呼他“李維”,而不是“斯特勞斯先生”。那些引起他注意的人才都得到了提拔。一天中其餘的時間他都跟簿記員待在一起,開會討論其他生意的情況,包括他涉足的房地產、煤氣和鐵路,他總是在下午5點步行回家。他經常在舊金山酒店的豪華餐廳和朋友們共進晚餐。他的侄子內森(Nathan)和西格蒙德·斯特恩(Sigmund Stern)以喜好遊玩聞名,有時也來參加晚餐。他們喝著香檳酒,然後點燃“哈瓦那”雪茄。在19世紀90年代早期,西格蒙德向李維推薦了聲名遠播的威廉·倫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赫斯特因對大學教授做出猥褻動作而剛被哈佛大學勒令退學。赫斯特喜歡參加李維的聚會,還帶來了危險而詼諧的安布羅斯·比爾斯(Ambrose Bierce)。比爾斯是赫斯特的第一份報紙《舊金山觀察家報》(San Francisco Examiner)上一個具有煽動性的專欄作家。